青岛市的张诚玲女士退休后非常注重养生保健,每天早晨都要看山东台某频道的健康节目并跟着一起练习。今年春天,她在一家新开的养生馆办了会员卡,隔几天就去做拔罐、刮痧,因为养生馆的保健师说拔罐、做针刺放血能够去除体内的毒素。在保健师的建议下,张女士还买了3000多元的保健品。但是,前几天女儿程馨告诉她,最近报纸上有专家说拔罐刮痧要因人而异,并不是保健师说的“男女皆宜”、“防病保健”,保健品也不能代替药品来治病。
张女士的女儿程馨忧心重重:“钱倒是小事,可万一以后真有啥病,被这些东西耽搁了怎么办?”
这样的困惑很具代表性。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养生保健热逐步升温,但由于相关标准不健全,监管体制不顺畅,加上不规范的商业链条暗流涌动,缺乏资质的所谓专家、大师推波助澜,侵害公众权益的事件时有发生,于是,如何为公众养生提供科学指导、维护其正当权益渐成当务之急。
阳气升腾:养生保健渐成百姓新宠
如今,养生保健深受民众追捧。
虽然少数“养生大师”最终被证明是欺世盗名,但对民众追求养生保健的热情未造成太大影响。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周岳君表示,健康犹如住房,是刚性需求,尽管有骗子出现,但百姓仍旧渴望获得有关知识。
如今,在中老年人群中盛行的“养生热”已向中青年人群扩散,“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黄帝内经·素问》中的这句话许多人随口就能背诵下来,整个社会养生保健已蔚然成风。
一份抽样调查表明:30岁至40岁的人群中,有约31.5%的人比较注重日常保健养生,在40岁至50岁的人群中,这个比例为43.7%,在50岁以上的人群中,这个比例为57.3%。在所有受访者中,约有38%的人尝试过足底按摩、刮痧、拔罐等中医调理方式。某网站日前针对2718名网民进行了有关“养生”方面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79%网民对养生可谓是热衷其中。
自从2002年著名健康教育专家洪昭光所著的《登上健康快车》、《健康忠告》等书相继问世后,中国在“鸡血疗法”“甩手疗法”后又一次掀起了养生热潮。随着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吃得越来越好,但诸如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痛风、癌症肿瘤等恶性氧化应激类疾病却越来越多。随着健康养生类图书的推波助澜和媒体、网络等引导,加上诸如马悦凌、张悟本等炒作团队的商业运作,在民众中就掀起了一股虚高的“养生热”。
有数据显示,2006年至2009年间,健康类图书销量以每年20%的速度攀升,对全国人民身体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促进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人因缺乏相关知识,选择的养生手段或项目不科学,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使健康受到损害,甚至使生命安全遭到严重威胁。
虚火上升:养生保健市场鱼龙混杂
笔者在青岛市市南区某社区调查时发现,社区的几条路上与“养生”沾边的门面就有16家。笔者随机进入了其中4家,发现他们的门面都不是很大,但是所能够提供种类繁多养生保健项目,其中以足底按摩、拔罐、推拿、刮痧、穴位针灸等中医理疗手段最为普遍。
除却传统的中医技术服务项目,有的养生馆还“另辟蹊径”设置了精油保养肾脏、脊柱等“中医项目”。店员热情地向笔者介绍,他们利用茉莉、红花等中药制成的精油,按摩脊柱,可让背部释放紧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保养肾脏等,并一再向笔者保证绝对有效且毫无副作用。
调查中,所有的店主都保证店内的从业人员都是专业理疗师,但当笔者提出想看看从业资格证时,大多数店主都以各种理由搪塞,仅有一家养生馆向笔者出示了一名店员的从业资格证,但没有出示全部店员的从业资格证。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其中有几家店正在招收学员。经多方了解后得知,所谓“招收学员”,大致过程就是先交培训费,然后观摩“前辈”的手法自学,当“老师”验收合格后,便可独自“上岗”,完成从“菜鸟”到“专业理疗师”的转变。据一位曾经从事过养生足疗保健的何姓服务人员透露,当时和他一起从业的同事大多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很多所谓的理疗师、保健师甚至连基本的中医知识都不懂。
上海龙华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周英豪解释说,作为中医领域的一个专业,中医养生绝不仅是简单的按摩、推拿、拔火罐而已。只有具备一定的中医理论基础,懂得中医辨证施治的方法,养生方可发挥作用,否则便会适得其反。比如拔火罐,属于虚症的人群并不适合,若有体内出血状况,拔火罐还可能有害。然而,大多社会养生机构的从业人员没有条件或能力进行辨证分型,往往一种技法男女老少通用,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