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
“最怕的就是‘医闹’”
【数字】
一项调查显示,96%的受访医生表示其所在医院发生过“医闹”,而且“医闹”已经严重影响到医生的职业行为。自我保护越来越成为医生行医时的第一原则,而不是“患者利益优先”的古训。同时,90%的受访医生呼吁尽快立法保护自己的行医权。
“我现在最怕的就是医患矛盾。”广西梧州市工人医院眼科主任麦丹被誉为“精修心灵窗户的好医生”,但这位2007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眼科专家,依然为医患关系而苦恼。
每天,麦丹从8时开始接待患者,一天要看38~40个号,每位患者的就诊时间不短于15分钟。如此算来,她一天要在门诊室里坐上10个小时,这还不包括手术和查房的时间。“15分钟,有必要吗?”记者感到不解。而麦丹无奈地说,有些患者也许2、3分钟就可以看出症结,但“为了照顾病人感受”,她必须把时间拉长。
但也有医护人员没有“照顾到病人感受”,惹来不必要的纠纷。
曾在社区医院实习的小清就曾亲身经历一场“咳嗽引发的肢体冲突”。在为幼儿预防接种时,一个孩子咳嗽了一声,护士便表示“咳嗽不能打针”,要求再去检查。但孩子家长认为这是“没事找事”。双方互不相让,争吵了起来。最后,护士同意打针,但必须在知情同意书上重新签字,后果自负。而家长并不理会,只是一味催促护士打针。也许是有怨气,也许出于紧张,护士打针下手较重,孩子哭了。孩子父亲见了,顿时暴怒,冲着护士一通怒吼,认为她借孩子撒气,还一把扯下护士的口罩,将预防接种卡向她脸上打去……
“其实,平心而论,那位护士是所有护士中最为负责的一个。只有她告知家长该按住孩子的哪些部位以免挣扎,也只有她在针头扎入后先回抽无血才注入疫苗,以免本该打在肌肉里的疫苗进入血管,引起严重的不良反应。惟一的问题在于她的态度,她总是以命令的口吻对家长说话。”小清感慨地说,每天面对数十甚至上百个患者,也难怪医护人员心情好不起来。
为应对医患纠纷,医院煞费苦心。有的医院设立了专门部门或人员负责接待患者投诉,对医患纠纷进行调查、处理;有的医院请来民警进驻,维护医院秩序;有的医院甚至让医护人员戴着钢盔上班。
“缺乏安全感的医生和病人使治疗活动成为一场‘暗战’。”一位卫生系统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保护医生安全不可能给所有医生都配备头盔和钢板,只能从提升执业水平,完善工作环境上入手,他呼吁社会给予医护人员更多理解和尊重。
医患失和谁之过 ?
【观点】
不管患者对医生的治疗有怎样的看法或质疑,都应该通过合理合法的渠道,与医生或医院进行沟通,而不能突破底线,使用暴力手段。否则,不仅自己要承担法律责任,还会进一步恶化医患关系。也应看到,在许多医疗纠纷中,患者通常在行政和司法渠道上遇阻,最终选择了过激行为,显然,现有医患纠纷协调机制并未充分发挥应有作用。
“医患矛盾本来不应当成为社会焦点,因为医院和患者之间本来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有专家认为,医患纠纷折射的是医疗体制改革、医疗技术革新、医院管理制度内控不严等深层次问题,只有解决这些问题,才能避免悲剧的再度发生,化解医患矛盾,建设健康的医患关系。
全国政协委员冯世良则提出设立医患纠纷调解中心。他认为,针对当前缺乏行之有效、快捷的解决途径和处理医患纠纷的专门立法,应尽快设立独立于医患双方的第三方纠纷调解中心,公平、专业和规范的处理各种医患纠纷,引导群众在法律框架下妥善解决医疗纠纷。
冯世良设想,医患纠纷调解中心应由政府牵头,相关部门参与,和医、患、保三方没有直接利益关系的医学、法律专家组建。医疗纠纷发生后,由调解中心负责调查、评估、协商;双方协商不成的,可以向调解中心申请调解,调解中心负责受理后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调结。
但更多专家认为,医疗纠纷的处置是一项工程,仅靠设立纠纷调解中心还不够,需要系统地对医疗纠纷进行立法,公平、公正、公开、快捷的解决和处理医患纠纷,同时,要严格管理打击医疗系统的各种弊端和潜规则。
“我们如何对待患者,患者就会如何对待我们。”辽宁省糖尿病治疗中心院长冯世良表示,改善医德医风,引导医生心怀仁爱善待患者,才能“让生者得以安宁”。本报记者 郑莉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