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体检也有害健康
很多人认为,体检时检查的项目越多越好,使用的仪器设备越先进越好。王占山说,其实,过度体检会带来很多伤害。比如做一次胸部CT,辐射剂量相当于拍100张X光片。
在医学界很有影响力的一本核心杂志曾刊文说,对北京一家医院13361人的体检报告分析表明,没有证据显示胸片X光片检查对发现癌症有效,所有得肺癌的人都没在这个比例里面,但是我们现在都还在用X线进行这项检查。
美国不赞成人们都去做所有项目的体检,其健康指南提醒,80%的结肠癌是息肉病变引起的,一般从50岁开始进行这方面的检查即可。上一任总统布什的医生就给他安排了肠癌检查,奥巴马总统因为不到50岁,医生就没给他安排这项。这个检查结果非常清晰可靠,每检查一次可间隔5年。
美国也不建议在成年人中筛查膀胱癌,因为早期发现不了。65岁以上女性,如果连续做2次宫颈癌检查(每次间隔3年)都正常,可终身不做这项检查。肺癌CT检查也是如此,不用每年都做,一般间隔是3年。
1/3疾病可通过预防来避免
一个人健康与否,与很多因素有关,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生活习惯、职业特点等,但如何保持健康,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从体检入手,因为1/3疾病是通过预防保健来避免的。
以前人们认为,像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这样的疾病,主要是由于缺少运动和吃的太好,因此被称为“富贵病”。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种观念存在很大的误解,目前非传染性疾病威胁的最大群体恰恰是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的穷人。
美国有个调查,慢病发病率一般是从40岁开始,65岁达到高峰,其中30%的人死于45岁—55岁,正是事业有成的时候。现在我国疾病发病特点呈年轻化、晚期化、疾病集中化趋势。我们有1千万糖尿病患者、2亿心血管病患者、3亿多体重超标肥胖者,38%的人睡眠有问题。不少人事业上很成功,但健康知识盲区很多,2/3的人不知道自己有高血压、糖尿病,更不懂得怎样与医生沟通,导致错过了早期预防。
延伸阅读
体检新模式:
私人医生+健康档案
体检的重要性,不只是你能收到一份详细的体检报告,关键是有专业人士帮你分析报告里的数据,并根据你的信息制订一个防病体系,将你的高风险因素控制起来,并定期监督你。
了解我们患病的风险因素是什么,把这些风险因素控制起来,是体检的最终目的。北京市健康保障协会秘书长陆希祥表示,干细胞基因医学等最新医疗技术手段和传统东方养生医学,可以使大众获得更好的健康评估和保健。比如可对DNA检测、家族病史、生活习惯、近期工作状态等细致考量,将这些数据加以分析后,有利于制订出详细的健康管理方案。
慈铭体检集团董事长胡波说,私人医生化与健康档案化,是未来体检的一个方向。他们已经推出国内首个健康医疗新模式——私人医生定制服务。私人医生会根据健康规划师的评估报告给出调养意见,如针对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制订出家庭菜谱,针对运动缺乏状况编制出简单易行的营养和运动方案等。胡波说,美国波士顿地区的医疗服务业比较发达,占到了GDP的40%。这个事实说明,未来的10年、20年,我国医疗卫生会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美国一项调查说明,健康管理预防投入1美元,门诊费用可节省9美元,抢救费会节省99美元。一个人从正常状态到疾病状态要经过漫长阶段,如恶性肿瘤形成时间一般在10年左右。我们如果能完善现有传统体检,更有指向性地进行个性化体检,就可以花很少钱取得非常大的效益,这对个体、国家都有益。
上一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