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加大充电设施基础设施的科技创新力度,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适度超前地开展充电网络的建设。
第三,加快技术标准的研究,完善标准体系。
第四,深化示范推广,探索商业推动模式。扩大公共服务领域和私人用车领域电动汽车示范推广的试点,积极探索车电分离、电池租赁、整车租赁等新型商业模式。加强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结合。
第五,支持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科技计划任务。以产业链、价值链和技术链为纽带,建立产业技术联盟,跨行业的技术创新联盟以及前沿技术创新联盟,培养具有我国特色的电动汽车战略性新兴产业。
第六,完善公共服务平台,加强人才培养。
第七,继续深化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电动汽车国际化的发展。在中美、中德等科技合作的框架基础上,积极开展与美国、德国等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在电动汽车技术、标准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建立国际电动汽车综合示范区,面向国内外市场来推动我国的电动汽车国际化合作的发展。
万钢表示,未来五年将是电动汽车从科研向产业化过渡的关键时刻,也是我们是否能够抓住机遇,将电动汽车这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