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作为一个高度市场化的行业,汽车领域的人事变动一般比较少。不过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今年5月中下旬短短一周,业内有四位车企高管跳槽,如此密集的人事变动,实属罕见。 专题 文/图片整理 记者王灿彬 车企人事变动频繁 在五月中旬的一周内,汽车业共有四单人事变动,其中两单由本报记者率先爆料。一是北汽股份原副总经理张欣离职,去向暂不明朗;二是汪大总不再全职担任北汽集团总经理职务,改任集团专务总经理;三是上汽股份质量与经济运行部原执行总监孙晓东加盟PSA(标致雪铁龙),成为亚洲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将负责亚洲产品规划及营销;四是上汽乘用车海外事业部原部长黄华琼履新,出任北汽福田副总裁兼品牌总监。
此外,除已经证实的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曾林堂离职外,还有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副总监付强出任北京奔驰执行副总裁等。这一段时间以来,车企人事变动非常频繁。
销量下滑、增速放缓是主因
中汽协的统计数据显示,4月,我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53.53万辆和155.2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5.98%和15.12%;同比分别下降1.85%和0.25%。这一数据不仅延续了上月的低迷态势,而且使得汽车产销出现了近27个月以来的首次负增长。今年前4月,汽车累计产销同比增长仅为5.09%和5.95%,这一表现也差于往年。
4月汽车销售数据亮相时,汽车行业上市公司一季报也相继出炉:A股20家整车制造企业中,8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众多汽车零部件企业中,10家净利润出现负增长。根据中汽协对国内17家重点车企的统计,一季度17家车企共完成利润总额530.22亿元,同比增长8.66%,一季度月环比增幅显著回落。
中汽协秘书长董扬认为,按照惯例,汽车行业历来是销售额增幅高于产量增幅,利润增幅高于销售额增幅,但1~4月,利润增速明显低于销售额增速,说明车企效益在下降。接下来,车企将从包括产品结构、渠道数量、排产目标以及后续投入计划等方面做出相关调整,这当然会涉及到人事变化。
“在市场火爆时,蕴藏的问题还能被发展所掩盖,但市道一不好,问题就暴露出来,必然要有人出来负责。”一位分析人士表示, 国内汽车业患上了“高增长依赖症” ,市场增速一降下来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只好拿人“开刀”了。
人员流出最多:上汽
稍作分析,此次的人事变动都与国内整车企业老大上汽有关系,孙晓东和黄华琼刚从上汽离职,汪大总在2006年~2008年担任过上汽的副总裁,而原南京依维柯总经理的张欣也因为“上南合作”,曾任上汽旗下的南汽名爵总经理。再加上此前离职的泛亚中心副总裁魏燕钦、上海通用总经理丁磊、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副总监付强,从上汽离开的高管为数不少。
相比一汽、东风稳定的人事架构,上汽的人事变化太大了,这当然与上汽实力强,人才骨干容易被其他企业挖角有关。但也有分析指出,这可能和上汽内部人才瓶颈、人事斗争有关。
事实上,管理骨干的出走对车企来说是一个重要损失,“原一汽-大众销售公司总经理周勇江的出走是个典型的例子,‘共和国汽车业长子’一汽从排名第一到跌至第三。这次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是否给上汽带来巨大冲击,还有待观察。”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吸纳人才最多:PSA
有人才出走,各大车企自然都忙着吸纳来自上汽的人马,PSA(标致雪铁龙)表现得最积极了。除了神龙汽车第三工厂需求大量人才外,在更为薄弱的营销方面,法系车正在快马加鞭起用更多懂中国市场的中国管理人员,原上海通用营销总监孙晓东跳槽到PSA、上海大众出身的章宇光出任东风雪铁龙市场部部长,就是最好的例子。东风标致市场部负责人将来也会由中国人出任,据悉此人也来自上汽,此前这一职务一直由法国人担当。“过一段时间,你就会看到消息了。”PSA相关人士对本报记者称。
“多让懂市场的中国人加盟,其实是东风给PSA出的主意。”东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对记者称,“据说,PSA出了三倍年薪来挖人。”这种变化不仅仅是中国,法国总部也在变。“PSA执委会成员,现在的一大条件就是会讲英语,比较容易沟通,此前他们对语言并没有过多要求。”神龙汽车执行副总经理邱现东对本报记者称。
PSA大肆挖人的目的是改变目前不温不火的状况,2010年,其中国销量为37.56万辆,同比增长38%,市场份额仅为3.3%。根据规划,PSA希望2015年能将在华市场份额提升至8%,2020年达到10%。孙晓东等众多悍将加盟或将成为PSA实现这一目标的强大助力。
新变化:
合资企业人才流向自主品牌
在本报记者率先在微博发布上汽乘用车海外事业部原部长黄华琼出任北汽福田副总裁兼品牌总监的消息后,资深汽车行业分析人士向寒松对本报记者称,合资企业人才流向自主品牌,这表明我国执行三十余年的“市场换技术”政策终于有了成果。人是技术的载体,如果合资企业的人才都不愿意去自主品牌,技术从何而来?我们总是批评说“丢了市场,没换到技术”,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们丢了“人”。可以肯定的是,将来会有更多合资企业的人才“溢出”到自主品牌。
但也有分析人士对本报记者称,此次人事变动中最重磅的孙晓东去的是PSA,仍为外资企业,因此很难称得上是“技术换市场”的胜利,如果他去的是吉利、奇瑞的话,这个结论才能成立。另外一个例子就是,前奇瑞销售公司总经理李峰至今在北京现代担任常务副总经理。
有感
而发
技术人才仍受冷落
很遗憾,大家所关注的人事变动主要是来自营销市场领域,媒体对技术人才流动的报道偏少,不是媒体有偏见,而是技术人才在中国车企的地位还没有达到应有的价值,从媒体的角度来看就是缺乏“新闻价值”。
技术人才在整车领域的地位还比较低,这是个不争的事实。国内各大集团、主流汽车厂家,大多数高层不是出身仕途,就是搞市场、搞财务、搞采购出身,技术部门的负责人最多就是公司副总,挂的还是“虚名”。合资企业中搞技术往往没干上几年就走了,因为“合资企业并不真正需要搞技术的”,自主品牌技术人员情况似乎还好一些,但即使是做到超牛的副总裁,老板进来了,他的声音立即要低八度,原因很简单,老板看你不爽,随时可以炒你鱿鱼。曾经听说过这样一个例子,国内某知名本土车企的研发部门的设计师都觉得一款车很丑,但老板就喜欢它的屁股,硬是推向市场,结果可想而知。
看看国外车企的情况,或许对我们有所启发。他们的研发人员、设计师可以拿和老板一样高的薪水,可以和老板争吵,当然是基于工作层面的。现在看来发展势头比较好的大众,包括CEO文德恩在内的一批高层是技术出身,而CEO是财务出身的通用被搞得破产了。重组后已经改弦易辙了。丰田章男至今还为销售出身的前任渡边捷昭擦屁股。现代-起亚依靠设计产品几乎可以和丰田一争高下了。
记者曾问国内一车企高层:“即使花1个亿把类似起亚彼得·希瑞尔的设计师挖过来,也值得啊!”得到的回答是,“可我们老板的年薪只有几十万元啊!” 记者顿时无语,这也是事实。
我们老称是汽车大国,而不是汽车强国,汽车产业要真正强大,需要各环节的全面提升,最重要的就是技术了,技术上不断实现创新和超越,才能弥补最缺乏的品牌价值,而技术上的超越,靠什么?当然靠技术人才。
可国内技术人才至今梦想是做公关、管营销网络,自己都不认同自己,怎么叫别人重视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