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李东升:不惑与大惑
2007-03-02 10:32 竞争力
多元化布局
李东生最终决意通过国际化实现其全球500强的梦想,除了部分新兴市场的成功带给他信心之外,也与之前数年间的多元化尝试密切相关。
李东生在1996年末替代创始人张济时,成为TCL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时年营收约为58亿元,主要由李东生此前开创的彩电业务贡献,电话机业务已退为第二支柱。李东生进行了温和的人事调整,一批创业元老被换下,此时保持稳定成为首要任务。
在彻底掌控了TCL集团后,李东生圈定了两大任务:一是产权改革,一是发展新业务。1997年,TCL集团的电话机业务出现由盛到衰的转折点,而彩电业务的成功让李东生一度将家电系列化作为主攻目标,试图成为“松下式”的综合家电集团,但向白色家电的延伸远未取得预期的表现。
经过不断的摸索和尝试后,在1998年〜1999年间,李东生最终战略性地布下了四颗棋子:PC、软件为主的信息产业、手机、通讯系统设备。第一产业支柱由盛及衰,第二产业支柱因激烈竞争而利润日益稀薄,这就是李东生布局的真实背景,其主旨是:重振通讯产业,家电向高端产品进军,同时跨入风生水起的IT产业。三箭齐发源于李东生笃信“通讯、家电、IT的3C合一”是未来趋势。
1998年初夏,TCL集团一众高层在北京大觉寺召开了“西山会议”,取得两大成果:一是确定由少壮派杨伟强主抓PC业务;二是提出进入信息产业的“3553”法则,即3年进入国内行业前5名,5年进入前3名。其时李东生的设想是,PC的制造与彩电基本相似,利用彩电的成熟销售网络,复制成功指日可待。这年初,TCL集团已与台湾致福合资成立了TCL电脑公司。
而李东生早在1989年便感受到了信息技术的神奇。他在去香港谈生意时接触了一家IT公司——JUKO(杨伟强在加盟TCL集团之前曾服务过),这家当时成立不到3年的公司仅凭着VGA芯片业务,每年就能赢利1亿多港元。而TCL苦心经营了数年的电话机业务在这一年成为全国老大,1年的净利润也只及JUKO的1/10,这对李东生的触动甚大,并与之合资成立了寿华公司(持股5%)。
但直到1998年〜1999年间,TCL集团才通过一系列收购(开思软件、金科集团、翰林汇软件等),大规模进入IT产业,并在1999年末引入微软前中国区总经理吴士宏出掌信息产业集团。在当时兴起的第一波互联网热潮中,TCL集团仍成功吸引了外界的眼球。相较之下,在1999年初介入的手机业务及之前已经开始的通讯系统设备业务,则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赞助商链接
网友评论
已有10人评论,点击查看
新 闻
推荐排行热点
- 1《江南Style》获世界吉尼斯认证
- 2北京联通强制绑定3G手机业务被指霸王条款
- 3微信成骗子诈骗新工具 向留学生父母讨“学费
- 4方舟子质疑360流氓 360邀方舟子做顾问
- 5联想首次登顶全球PC市场(图)
- 6研究发现手机有毒iPhone一代最毒
- 7摩托罗拉南京员工签字期限延后一个月
- 8胶卷三巨头的生死转型:富士进入化妆品行业
- 9iPhone 5首日预订创下200万部新记录 大超预期
- 10苹果维修条款修改后还有哪些“霸气”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