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是神偷,它在不知不觉间拿走了每个人最好的年华,你却无从找回;如果你恰巧还是一位奥迪车主,也许还未过首保,你就会发现,爱车的机油消耗量也在不知不觉中超额,于是,与经销商谈过了,打过了奥迪的客服电话,甚至通过各个渠道投诉维权,结果任你如何修理,这个“先天性的毛病”真的成了顽疾。
数次月销量过万的“一哥”奥迪,在“烧机油”的问题上显示了绝对的“范儿”。从网络上开始有车主反映该问题到现在,几年过去了,“1000km消耗0.5L机油属于正常范围。”就是这位“一哥”给消费者的答复。甚至,奥迪把更多的原因归结于车主的驾车习惯、路况和油品质量,惟独把自己说的清清白白,把责任推地一干二净。
都说胳膊拧不过大腿,虽然中国的消费者有过抱团维权胜利的经验,但对于奥迪,他们是绝对的心有余而力不足,即使他们可以找到很多的“同道中人”。为了安全地使用汽车,他们只好在后备箱里时刻准备一桶机油,以备不知道何时会出现的缺机油现象。媒体们在报道无果后,转为请汽修专家为车主支招,传授应对“烧机油”之策。
车主中毕竟有执着之人,他们一直在关注,难道网络上铺天盖地的反映在一汽-大众的负责人那里就被屏蔽了吗?为什么不召回?一些业内人士认为,这只能说明厂家现在根本没有任何办法来改善这个问题,如果可以的话,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奥迪就不会持续遭到车主的投诉了。由此可见,“烧机油”的奥迪车被召回恐怕不是易事,而导致这个问题出现的原因也绝不是车主驾驶习惯等那么简单,也许正如汽修专家的意见,“这根本就是发动机的设计缺陷导致的。”
显然,奥迪烧机油的现象因为没有消费者对官方答复的认可,以及众多专家的分析,越来越成为了公开的秘密,潜在的奥迪车买主在购车前都会问一句:“烧机油吗?”当然,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奥迪Q7、Q5等车型还未出现烧机油的现象,但确实有消费者因此放弃“四个圈”,转向其他竞争品牌。也许,少数消费者做出这样的决定,对于奥迪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扎根中国多年的奥迪不会不知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更应该清楚,当口碑营销和互联网时代相遇,病毒似的传播速度足以影响消费者对一个品牌的美誉度,正如克莱斯勒前副总裁罗威说:“建立一个品牌的质量优异的形象也许需要一个世纪,但是毁掉它也许只需要几分钟。”
奥迪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没有像在中国这样受到关注和特殊的礼遇,正因为中国市场的特殊性而造就了它的荣耀和特殊地位,这也造就了它骨子里的骄横和冷漠。对于“烧机油”这一问题的视而不见,一方面,我们承认,这一问题本身并不是巨大的缺陷,但另一方面,如果因为它并不涉及安全问题就不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考虑产品的口碑和美誉度,并且还没有任何一丝的歉疚,至少对作为上帝的消费者而言如此,这真的很“耻辱”。
(中国汽车质量网“质量月”系列评论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