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万里行在行动 > 精彩报道 >

新检测标准将使6成眼镜企业被淘汰

时间:2010-05-10 10:50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作者:《中国质量万里行》
  

  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于2006年,但其前身早在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参与眼镜市场的规范和调控,时至今日,中心已经成为一个集检测、服务于一身的综合性机构。在对眼镜市场的继续规范和引导方面,扮演着自己应有的角色。

 

引领眼镜业规范

——访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文/本刊记者  汪仲元

  当这座位于江苏省丹阳市开发区,位置稍显偏僻的建筑映入眼帘的时候,简单方正的建筑,略显冷清的大院都没有让人感觉到这是一座国家级的产品监督检验中心。而中心工作人员给人的印象,则是与建筑物外观迥异的另一种感觉:专业却不刻板,无论是中心领导还是普通工作人员。与我们印象中的质量监督部门不同,这里更像是一个现代科研机构。而这个中心的发展史,也正折射出丹阳乃至中国眼镜市场的发展史。




   从市场中诞生
  “中国眼镜在南方,南方眼镜在丹阳。”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已经具有30多年眼镜生产历史的丹阳,迎来了又一个发展期:大大小小的眼镜生产和验配企业犹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但繁荣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产品和市场的亟待规范。1996年,丹阳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成立了专门管理眼镜产品的眼镜室,针对市场上眼镜产品假冒伪劣现象严重,合格率低下,市场比较混乱的局面,进行管理和调整。同时为政府整顿眼镜市场提供理论和数据报告。
  当时的眼镜室工作人员只有两名,而办公地点也只是在眼镜市场中租用的一间小门面房。中国最大的眼镜市场监管机构,就从这里开始了。由于之前眼镜市场基本处于自由发展的状态,各个企业和商家对于这个新成立的部门不甚了解,很多企业和商家甚至认为,这个部门只是一个走过场的,自己该怎么干还怎么干。面对这种情况,眼镜室的工作人员走入市场,从让企业和商家认识自己开始,一步步开展工作。
  当时的国家眼镜检测标准还是80年代的国标10810,但就是这么一个早期的标准,仍然有很多企业和商家无法达到。甚至有些企业和商家不知道检验报告和标准的区别。谈到这里,亲身参与了初期创业阶段的中心分管质量监控的许副主任,颇为感慨地谈到了这样一件事:在检查和交流过程中,有的企业面对他们出示检验报告的要求,不慌不忙地拿出了国家颁布的眼镜产品合格标准,也就是上文所说的国标10810。并且理直气壮地宣称,自己有,你们不就是要这个吗?工作人员花费时间向他解释标准和检验报告之间的区别,并且最终按照规定进行相应处罚。
  概念不清是一个方面,更多的企业和商家甚至根本就不打算接受检查,经常是看到检查人员远远过来,马上关门歇业,拒绝检查。而吃了闭门羹的检查人员只好绕到后面的仓库,直接对库存产品进行抽查。渐渐地,企业和商家认识到了检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对眼镜室的工作范围和目的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开始有企业和商家主动送来自己的产品要求检验,检查规范工作开始初见成效。
  由于工作需要,2001年,眼镜室规模扩大,搬出了眼镜市场的门面房,单独租用一个楼层办公,设备和人员也得到了增加。经过5年的努力,丹阳眼镜市场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各种标注和证书比较齐全,假冒伪劣现象基本杜绝,经营行为大为规范。镜架镜片的合格率从当年的20〜30%提升到了90%以上。为了检验工作成果,丹阳质检所请来全国打假办和稽查大队的代表进入眼镜市场,对市场进行一个总的验收,验收结果令人满意。
  伴随市场发展而壮大
  成绩有了,但是当时的眼镜中心还只是一个县级的检验中心,面对中国最大的眼镜市场,他们萌生了申请更高级别检验中心的想法。从2001年开始,当时丹阳市质监局朱局长就开始为申请省中心乃至国家中心展开工作。经过3年时间,从省中心到国家中心,2004年底,丹阳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成立计划基本得到通过,丹阳市政府的1200万用于购买设备和筹备成立的专款也同时到位。
  2006年6月,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正式挂牌,时任国家质检总局党组书记的李传卿和江苏省副省长张九汉都参加了中心的启动典礼。中心拥有一支技术力量雄厚、素质优良,集检验分析、标准研究、科研开发于一体的人才队伍,现有专业技术人员26名,其中教授3名,高级工程师4名,工程师7名,助理工程师12名。
  实验室面积4700平方米,恒温恒湿实验室60间,拥有国产仪器设备40台(套),进口设备35台(套),包括几台百万美元级的设备,而中心自己研发的专利产品:光致变色性能测试仪即将研制完成,设备资产总值2400万元,设备配置在国内、国际处于领先水平,开展的项目均通过了国家计量认证、授权和实验室认可,是国内、国际专业技术能力较强的实验室。被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授权为全国眼镜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发证检验机构,同时也是CE、E-mark等产品认证指定实验室。
  中心下设总工室、标准信息研究室、业务部、技术部、检验部、市场发展部、研发中心,检测范围包括眼镜检测项目覆盖了所有眼镜产品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ISO、EN、ANSI、BS、DIN等相关标准,完全具备对眼镜架、光学玻璃眼镜片毛坯、眼镜镜片、光学树脂镜片、老视镜、配装眼镜、光致变色眼镜片毛坯、太阳镜、软性亲水接触镜、硬性角膜接触镜、机动车驾驶员专用眼镜、个人眼睛和面部防护装置等眼镜产品的检验能力。主要开展的业务:质量检验、仲裁检验、标准研究、技术交流、科研开发、培训与咨询等工作。
  中心的各个实验室和检测室的检测工种分工很多,针对镜片和镜架的各个部位,各个工序,各种参数,都有相应的检测手段和标准。其中镜片就有厚度、耐磨性、镀层磨损性、紫外线透过性、压力检测等细化的检验标准。而镜架产品也分得很细。
  中心工作人员基本都拥有硕士乃至博士学历。可以说,这是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其中已经年届70的褚仁远教授,是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眼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卫生部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眼科学会眼科视光学组副组长、上海市眼科临床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中华眼科学会常委,在中心很有影响力。
  如今,十几年前的逃检拒检已经不见,大多数企业都认可了中心,而中心也适当地调整了自身的定位,从单一的监管部门向管理和服务部门转变。如今的丹阳眼镜生产企业,对自己企业产品的要求已经大大提高,企业内部有内控体系,在出厂之前更要送到中心来做最后的检测。记者在采访时看到,当天是节假日,但一些工作人员仍然在整理企业的送检样品,以保证周一及时检测。
  而对于广大的消费者,中心也在进行相应的工作:传播眼镜知识,提供免费检测服务。面对普通消费者不了解中心,更不了解眼镜的一些基本知识的现实,中心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在社区和市场开展眼镜知识普及,免费眼镜检测以及送眼镜活动,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
  现在的丹阳,眼镜已经成了支柱产业,每到周末,临近省市都有大批前来选购眼镜的消费者。而国家眼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提供着自己的服务,引导规范着眼镜市场。

顶一下
(6)
85.7%
踩一下
(1)
14.3%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