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奶粉的“质检证明” 转销到福建漳州的25吨问题奶粉是分6批运到公司的,漳州南方食品公司称该奶粉还有渭南市相关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而广州从化面包厂购买来自宁夏的问题奶粉时,对方也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检测报告”。 乐康乳业这个不足30人的小厂,究竟是如何将奶粉卖到远在千里之外的广东和福建的?这就要提到乐康乳业主管销售的副总经理同天虎。 1980年在渭南市临渭区下吉镇就成立了一家名为渭南康乐乳品厂的乡镇企业,到1998年,该厂生产的“三彩”牌全脂甜牛奶粉和全脂淡牛奶粉远销湖南、湖北、四川、西藏等地,1999年该厂更成为“陕西省百强乡镇企业”,同天虎就是当时的厂长。 但2004年该厂被西安某集团以2000万元价格整体收购,加之同天虎与投资方意见不合,2005年他与张学文共同开办乐康乳业,他利用以前积累的人脉,将这个小厂的奶粉销往全国。随后,2009年的9月至11月混合了10吨问题奶粉的28吨奶粉从渭南销往了广东潮安县的龙信食品有限公司,龙信公司将25吨转销给福建漳州芗城南方食品公司。 “公司一直很重视奶粉质量,从来不买没有质检报告的便宜奶粉。同样,这批问题奶粉价格也不比市场价低,还有渭南市相关部门出具的‘质检报告’,这个报告还在厂里。” 南方食品公司问题奶糖事件应对组负责人柯先生表示,这些问题奶粉是分6批运到公司的,第一批奶粉运来时采购员曾到漳州市质检部门检验,没发现问题。随后几批原本也应送检,但考虑到与龙信公司合作了多年没出过问题,而且还有“质检证明”,所以“掉以轻心”没拿去检验。“‘毒奶糖’事件势必会影响我们其他产品的销售情况,我们担心企业的发展会因此变得艰难”。 目前,因为无法联系上当地质检部门,早报记者无法确认南方食品公司手中乐康乳业出具的“质检报告”真实性。但在与一位陕西乳业企业负责人交谈中了解到,这份 “质检报告”真实的可能性较大。相对于中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质检部门会派专门人驻厂监督每批产品的质量,小企业多是主动送去检查或者被抽验,这样就存在蒙混过关的可能。 还有一种可能的情况是,此前该公司生产了一批合格奶粉,并拿到了质检合格证明,而问题奶粉就冒充这批奶粉卖给下游生产厂家。 无独有偶,广州从化食安办的一位负责人也向早报记者透露,从化某面包厂购买来自宁夏的问题奶粉时,对方甚至出示了一份“食品安全检测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