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本应在2008年就被销毁的问题奶粉如何悄无声息地重新流入市场的链条,开始慢慢呈现。而在从问题奶粉“幸存”到流入市场的链条中,至少存在着五大漏洞需要有关方面反省和填补。
近几日的广州阴云密布。笼罩在羊城上空的,除了湿气霉味外,还有对三聚氰胺奶粉死灰复燃的焦虑。
远在1700公里之外的陕西渭南,乐康乳业这个不足30人的小厂,究竟是如何将问题奶粉卖到广东和福建的?
早报记者在渭南、广州深入调查,一条本应在2008年就被销毁的问题奶粉如何悄无声息地重新流入市场的链条,开始慢慢呈现。而在从问题奶粉“幸存”到流入市场的链条中,至少存在着五大漏洞需要有关方面反省和填补。
问题奶粉销售者有前科
马双林2008年4至8月购得20吨问题奶粉,在卖掉3.44吨后,2009年1月15日曾被追缴并填埋销毁6.55吨。另外10吨问题奶粉为什么没有被及时发现,以致在8个月后被卖给乐康乳业?
陕西公安厅2月3日曾通报,乐康乳业的“问题奶粉”,是2009年9月和10月向该市社会人员马双林所购买,马双林则是2008年4月至8月从陕西大荔荔华乳业公司购得。早报记者昨日获悉,目前荔华乳业已停工。但早报记者致电该公司一位负责人时,他坚称公司停工并非因涉及“问题奶粉”,而是年前的正常停工放假,年后公司还会照常开工。同时,他还表示,该公司没有人因“问题奶粉”事件被刑拘或逮捕。
随后,对于通报所称“因为荔华乳业的管理混乱,销售台账记录不全,未将此前销售给马双林的20吨奶粉记入台账,造成了‘清零’工作的遗漏,而导致问题奶粉的外流”问题,该负责人表示,公司的奶粉是没有问题的,相关部门并未要求他们对外公布相关细节,因此不便透露。
记者注意到,根据警方通报,马双林购入20吨奶粉后,2008年6月至8月零售了3.44吨,2009年1月15日被追缴并销毁6.55吨。而乐康乳业从马双林处购得的10吨问题奶粉,则是此后分两次于2009年9月和10月所购。
由此可知,2009年初相关部门已知马双林买了问题奶粉,但可能不知具体数量,不过当时相关部门如何处理马双林,是否进行过进一步调查,深挖奶粉来源,尚不得而知。
不过,据记者了解,早在2008年10月“三鹿事件”后,渭南查处过一起工厂涉嫌奶粉掺假案件,最终因证据不足无法处理。据该市一位工商人士透露,当时某工商所接到群众举报,当地某奶粉厂副厂长将大量奶粉运往家中形迹可疑,随后工商部门会同公安前往此人家中搜查,也搜出了一些明显过期的奶粉,但他以“将库存的过期奶粉运往家中作为肥料浇地”为由交代用途,同时相关部门也未查到该厂将过期奶粉用作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