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汽车行业 >

“汽车召回条例”为何受关注?

时间:2010-09-01 10:34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
  

    反思新召回条例“一视同仁”为何反响热烈就不难解读。过去为了吸引外资实行的是“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和商业环境,入世之后要按WTO规则行事,中外企业享有同样待遇,这在此次颁布的新召回条例中得到了体现。故有人对现召回条例处罚规定做了分析,认为一些罚金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的规定。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处罚力度,抬高违规成本来彻底根治质量问题,既与国际接轨,体现公平竞争,也让消费者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今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公布了《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召回条例),在业内外反响热烈。对新召回条例中召回产品处理持“境内外企一视同仁”的公平做法,消费者表示激赏,包括诸如对瞒报代价、发现缺陷、罚金力度、调查权利、召回时效等规定和处理依据,具有严厉的警示性。

    毋容置疑,此新召回条例的出台将有助于对消费者权利的保护,对改变本土汽车形象,制约境外汽车钻空子,堵住漏洞有了法律的保障,关键是维护了中国汽车消费市场的自尊。

    值得关注的是,新召回条例中对于消费权利和公平待遇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这说明,长期以来对于消费者尊重不够,对于消费权利的漠视,处理方式内外有别,甚至歧视,持不公正的做法业已引起公愤,变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至于欺诈、蒙骗、伪劣、造假等,在现实生活中无时不在,由此在精神上造成的伤害和纠纷不时在升级,最典型的就是多年前“三菱帕杰罗事件”,近期杭州“丰田召回赔偿门”,包括大家熟悉的“砸大奔”、“牛拖宝马”的事件等,其背后所引发的原因,都与对消费者不公,态度傲慢、歧视等因素有关。尤其是那些外国汽车大公司,除了质量问题所表现出来的“投诉无门”,还有“漠视无礼”、甚至“拖延搪塞”等。如记者采访过一位浙江车主花了200多万元购买了一辆著名品牌的豪车,因刹车异响,行驶时发动机会熄火等质量问题,修了两年多都没修好,用户提出换车不仅遭拒,还被敷衍,交涉未果,问题被激化,闹上公堂。记者思量,之所以会这样,表面看是没有一部完善的保护汽车消费者的条例,深层次看还是被“超国民待遇”宠坏了这些外商。

    其间,记者不仅亲历了这一过程,还提出采访这家外商,从上午到下午,等了五六个小时就是不见负责人出来解释,最后以出差为由挡驾记者采访。由此可见,连媒体都要敷衍、搪塞,那对待用户就可想而知了。据资料显示,现在越是高档的车投诉越多,满意度也越低,有的已经成了死角。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不少消费者自嘲,买车时厂商把你当上帝,卖完后你就成了孙子。出了质量问题,那就头痛了。故坊间流传一句顺口溜,“以前是买不起车,现在是买得起车却烦不起”。其中质量问题就是最闹心的事。

    据资料显示,今年上半年汽车投诉比去年增长了55%,上升速度居投诉排名榜的前5位。另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召回车辆平均不到一周就有一起,竟达30起。对如此频繁的召回事件,说明随着汽车销量的剧增,质量也在堪忧,尤其是那些进口车不时被曝光,包括一直被信赖的国产洋车也在其内。这些正在提示人们,对洋车的迷信该醒悟了,而一些国产车暴露出来的问题更是不敢乐观。

    所以,要销量还是要质量,已被提高到大国形象加以认识,并受到普遍关注看来并非偶然。对此,此次新召回条例从过去的“稀松”到现在严厉的监督,可以看作是对消费者利益保护加强的进步,顺从了民意,代表了国家的意志。

    提到汽车,从深层次看,在国人的心头还是一种“痛”。就目前主导中国市场的现状来看,还是以“国产洋车”为主,本土汽车依然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而从产业态势来看,一些主流车企还是扔不掉“奶瓶”,仰仗重复引进车型称霸市场,本土车企依旧停留在靠消化和仿制技术赖以生存;产品升级和产业提升的话语权仍然以外方为主,包括对品牌诠释和价值植入尚未改变舶来的强势。

    这样的反差,造成的结果是自主品牌形象的矮化在加大,尤其是合资企业以“自主”、“本地化”的名义力推低端车型扩大二、三线市场的策略,不仅挤兑了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还做大了外资品牌的市场基盘。从市场竞争的现实情况来说,又不对称,外资和合资企业在优惠政策和条件方面占有优势。如最近在华的美国企业写信给美国政府,叫屈中国“取消国民待遇”,对实施一视同仁政策看作是“搞贸易保护”,“以损害美国企业利益为代价来支持本土企业”等。不难看出,这种抱怨背后无疑是想继续享受“超国民待遇”。从这样的角度看,新召回条例的出台具有现实意义,至少为公平和平等竞争提供了一个新起点。

    由此,反思新召回条例中“一视同仁”为何反响热烈就不难解读。过去为了吸引外资实行的是“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和商业环境,入世之后要按WTO规则行事,中外企业享有同样待遇,这在此次颁布的新召回条例中得到了体现。故有人对新召回条例处罚规定做了分析,认为一些罚金已经超过了国外同类的规定。也就是说,通过提高处罚力度,抬高违规成本来彻底根治质量问题,既与国际接轨,体现公平竞争,也让消费者利益从根本上得到保障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