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准实施月余,消费者普遍热情不高
衡量一辆汽车的安全系数,除了看它发生碰撞时对车上驾乘人员的保护是否到位,还要看它能否减轻对行人的伤害。记者从佛山车市了解到,尽管国内首部汽车碰撞行人的保护标准于上月正式实施,车企也加大了力度改善车辆的相关性能,但经销商却很少把在售车型的行人保护性能作为车型卖点向顾客推介。究其原因是消费者对车辆“行人保护”功能普遍热情不高。
政策:“行人保护”标准出台
近年来,诸多无辜行人被违规司机驾车撞死撞伤的惨剧屡见诸媒体。有关数据统计显示,与行人发生碰撞事故时,行人死亡率是驾乘人员的9倍,其中28%为无过失死亡,因此,由中汽中心标准化研究所制定的《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于7月1日正式实施,这也是国内首部汽车碰撞行人的保护标准。
经销商:购车者更关注车内防护
记者走访佛山车市了解到,除一些豪华品牌外,目前众多上市的新车型大多着力宣扬车内乘员安全保护,极少重视行人保护性能。某汽车品牌经销商销售经理告诉记者:“目前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车身是否坚固、气囊是否足够等方面,很少消费者会在买车时考虑到行人保护。”
事实上,在实际的销售过程中,很少车型因其良好的行人保护功能而受到欢迎。以奇瑞A3为例,该车型在设计时曾在行人头部保护功能上花费功夫,但在实际销售中,此项“行人保护”功能并未成为A3热销的主因。
“从没发现有消费者主动问起关于行人安全的问题。”某自主品牌销售告诉记者,“消费者主要关注的是车内防护安全,一般不会关心类似行人保护功能,因此,我们也很少做这方面的推介,也不会以此作为车型卖点。”
消费者:难接受保险杠加“泡沫”
由于观念差异,个别行人保护设计不仅不受欢迎,还有可能成为部分消费者眼中的缺陷。例如一些车型从考虑保护行人角度出发,在前保险杠等位置放置了高密度泡沫,但此类设计很容易受国内消费者诟病。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担心可能引起顾客对车身坚固度的怀疑,许多经销商在销售过程中,很少主动向顾客透露车型保险杠中的泡沫设计。
“发生交通事故时,车辆能够减少对行人的伤害,那肯定是件好事。”一位女性购车者说,“但是想到可能在撞到其他车时,我的车比较松软一点,就觉得心里不舒服。”
业内人士:从转变观念入手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的出台,尽管它是非强制性的,但已经促使国内多家自主、合资企业加大投入研究行人保护功能,以及改善车辆的相关性能。
业内人士认为:“新标准的出台,尽管能使社会对汽车行人保护有所重视,但要解决行人安全的根本问题,除了加大研发及投产行人保护功能车型外,还应提升对驾校教学和道路交通的监管,转变观念,从驾驶员和行人入手。”
相关链接
“行人保护”为非强制性标准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目前仅仅是一个推荐标准,而非强制标准,当然也不排除经过一段时间的验证和完善,将来会成为强制性标准。
《汽车对行人的碰撞保护》标准通过假人与真车的碰撞实验来评判一辆车对行人的保护程度。实验由4部分组成:下腿对汽车前保险杠的碰撞实验,上腿对汽车前保险杠的碰撞实验,儿童头部对汽车前端的冲击实验,以及成人头部对汽车前端的冲击实验。在碰撞实验中,假人的受损程度越低,汽车对行人的保护得分就越高。
据悉,保护行人的措施有很多,比如软车头设计,在保险杠、引擎盖等部位安装可变形的塑料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