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英文为lowcarbon,意指较低(更低)的温室气体排放。自哥本哈根气象大会之后,“低碳”这个新名词逐渐成为热点,不少产品都在贴合“环保”、“低碳”特色,家电产品也不例外。这些所谓“低碳家电”的含金量到底有多少呢?
“低碳家电”概念混淆
究竟什么样的才是低碳家电?目前国内市场上的部分产品因节能、绿色、环保、健康,都间接成为“低碳”的代名词。然而,对于低碳的具体含义,无论是卖方还是买方,都含糊不清。
事实上,业内专家表示,制造行业内并没有低碳家电这个概念,严格意义上说,它是一个社会概念。
准确地说,家电产业面临着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要求。如欧洲的RoHS、WEEE、EuP等指令,此外,日本、韩国和美国等主要家电市场也出台了环保绿色标准,这些都对中国家电制造业提出更高要求,国内厂商必须努力研发新的节能环保技术,不断推出更节能、更环保的产品。
环保是一个比较抽象的大概念,只要对环境有益的都可以称为“环保”,比如对人体无毒无害、不污染空气和水源、不破坏臭氧层、不释放温室气体、不影响生物多样性发展等。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人类社会给环境造成的影响和负担越来越重,为了缓解和降低这种负面影响,就必须提倡“环保”。
“环保”有很多实现的途径,比如节能,节约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再比如保护动物、植物和水源,保持生态平衡;还有保护大气层,如禁止使用释放破坏臭氧层气体的物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等。
而“低碳”是在近两年“联合国气候大会”进入人们视野后,逐渐“时髦”起来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指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其实,也是一种环保的行为。
早在“低碳”概念兴起之前,为了实现保护环境的目标,制造业就在倡导生产“环境友好型产品”。具体到家电业,为了对环境更加友好,各国针对家电产品的各方面性能出台了各类标准和规范,限制家电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而中国也一直积极履行各类国际公约、遵守其他国际产品标准和规范本国环保标准体系。
要做到家电产品的“环境友好”,需要从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因为实现“环境友好”并不能以牺牲产品的功能为代价,所以必须从源头设计时就选择无毒害可回收的材料、设置方便拆解的结构和部件,同时又要保证产品功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至于这些工作是否要增加制造成本,必须系统和全面地来衡量。
强制标准实现低碳
在中国,节约电能是很重要的一种“低碳”途径。因为国内大部分的电力供应都是火力发电,这种发电方式向大气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从这一点上出发,如果我们采用风力、水力、太阳能和核电等清洁能源,替代煤炭发电,就是一种“低碳”;如果我们使用的产品(包括家电)能够较少地消耗电能,当然也是一种“低碳”。所以,现在很多节能家电都被称作是“低碳”的,比如空调方面要求节电,而洗衣机就要求节水,冰箱则意味着无氟环保。
的确,当前在众多家电产品中,空调、冰箱和洗衣机属于典型的能耗大户,涉及到对水电、钢铁、铜、塑料等资源的大量消耗。不过,近年来,冰箱、洗衣机、空调的节能化改造已经全面加速。
从中国的冰箱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很早就认清了环保替代和改造工作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并且在1995年制定了CFC物质淘汰管理战略,推动并实现了中国冰箱制造水平的革命性提升,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冰箱业重要生产国,而且在多年的CFC替代过程中,为CO2的减排做出重要贡献。2004年,冰箱又作为第一批实施能效标识的大家电产品,对节约耗电量提出更高要求。
此外,空调、洗衣机等白电产品也相继实施能效标识制度。2010年,新修订的空调能效标准又将提高节能的技术门槛。而洗衣机自2009年开始实施的6A洗衣机标准,从洗净比、洗净均匀度、耗电量、无故障运行时间等6个方面对洗衣机做出严格规定,为洗衣机产品节能的综合指标提出更高要求。
正确使用也“低碳”
据业内人士介绍,正确使用能效高的家电,一个月下来可以节约不少电费。像电视机这类大家电,不少消费者习惯让其24小时处于“待机”状态,而这种状态也会耗费一定电量。因为电线插板如果通电仍在耗电,虽然这些电量并不多,但将家里各种家电加起来,却能节省一定能源。正确方法是,在不使用家电时,不仅应该只关掉电源,同时应该拔掉插头。
此外,如电冰箱这类不能断电的家电,应尽量不要储存过满的食物,这样会加大其工作负荷,食品之间、食品与箱壁之间也应该要有一定空隙,开门次数也要尽量少。而像电视机这类“耗电大户”,一个节电的方法就是控制电视屏幕的亮度,因为电视最暗时的功率和最亮时的功率相差很大。对于另一个“耗电大户”空调,专家表示,空调用过几年后,最要注意的就是清洁,如果里面灰尘和污垢太多,会影响到机器的正常工作,降低工作效率,从而直接导致耗电量提高。因此,只要平时正确使用家电,多学一些“省电小窍门”,就算不是“节能”家电,也可以很“低碳”。
□ 路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