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商务部发布了由中国家电维修行业协会起草的《家用平板电视接收机安装和维修服务技术规范》,规定从12月1日起,平板电视的安装和维修服务需要符合一定的技术规范,并列出了详细的要求。
“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此标准的出台,是给“好看而不好修”的平板电视售后服务增添了一个放心的砝码。但是据记者了解,由于三包仍然缺失,各地、各品牌的售后服务差别也很大,这一标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有相当大的难度,很可能陷入有名无实的局面。
参考价值更大
平板电视“好看而不好修”一直是困扰很多消费者的问题。由于产品特点的原因,平板电视的显示屏和主板芯片安装比较复杂,维修成本更高,更换零部件的成本,甚至抵得上一台整机的价格;而由于平板电视是家电市场上的新生事物,原先由国家六部委颁布的家电产品“三包”规定当中并没有将平板电视包括在内。因此,平板电视的保修期通常只有1年,不同品牌对于保修内容的规定也不尽相同。针对这一问题,上海等地曾出台过地方性的维修法规,海信等厂家也把保修期从1 年适当延长到2或3年。但类似于“三包”这样的全行业强制性的规定并没有形成。
12月1日颁布的标准,较为详细地明确了平板电视的安装和维修的技术要求,明确了安装人员的资质条件,对设计、施工、需要综合考虑安装位置的选择、安装墙面品质、通风散热条件、供电要求、平板电视机正常观看区域选定等问题做出了明确规定,还规定了维修时限、专业修理的技术保障体系、维修质量监管、检验与测评、安装与维修达标条件等事项。
广州市家电行业维修协会会长姚文桢表示:“标准的出台,是一件好事,可以更明确地规范平板电视的安装和维修服务的具体问题,尤其是安装问题,更为详细。”
实施难度不小
但是,姚文桢同时也强调:“标准的实施有很大难度。目前平板彩电主要的维修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根本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行业性通用的‘三包’标准。”
姚文桢表示,此标准并非全行业强制性的。他说:“我们与订立标准的中国家电维修行业协会,其实是兄弟单位,并非上下级关系,我们隶属于广州市经贸委。所以,标准对我们而言不是强制性的。”这种关系也适用于其它地方的一些家电行业维修协会。很多协会是由不少品牌厂家为成员单位组成的,协会内部也许能达成标准统一。但是在处理具体的平板彩电安装维修问题时,“各自为政”的现象仍然存在。
此外,在具体的维修问题上,对于诸如“什么是主要零部件”等问题上也存在着品牌差异,保修范围和期限也不尽相同。姚文桢说:“不久前就有一个案例,由于一台平板电视的主板芯片有问题,厂家和消费者产生了争议。因此,我认为主板芯片也应列入维修范围,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比较全面的强制性规定。”从上述意义上讲,该标准的“参考价值”更大,实施起来难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