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记者有事经过宣武门崇光百货商场门前,发现这里没了以前手上拿着数十张购物卡、热情兜售或者收购的“黄牛”们,让人感觉有些不习惯。
“先生,您把现金给我,我帮您刷卡,在此基础上再给您便宜10元钱,您看怎么样?”在崇文门新世界商场常常进行这类业务的“黄牛”们也没了踪影……
自6月1日起,根据《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意见的通知》,开始对商业购物卡实行实名登记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这两天,记者走访了宣武门、崇文门、金融街等大型购物商场聚集地,“黄牛”们的业务量似乎降到了“谷底”。更有媒体报道称,“黄牛”们因畏惧新制度的严厉而纷纷放弃倒卖购物卡业务。
然而记者暗访发现,虽然新制度空前严厉,但“黄牛”们并没有消停,只是“暂避风头”。一有机会,他们就会重操旧业,不放过任何一个能赚钱的顾客。
倒卡“黄牛”:
大赚特赚的生意不收手
新制度公布之后,记者来到金融街这个购物卡交易盛行的地方,发现这条街上的收卡“黄牛”人数并没有减少,只是他们都不再像以往那样高调:收起了展示的卡片,站到了不太显眼的地方,或者伪装成为消费者在商场内闲逛。
当记者购买一件商品准备拿出现金付款时,一位穿着时尚的女士走到记者旁边说:“先生,您刚才是不是在购物的地方掉东西了?”随即,她拽着记者走向比较偏僻的角落。不知何时,记者发现自己身边已经多了2名男“黄牛”。
他们一边警惕地看着周边,一边对记者说,拿他们的购物卡消费,在付款金额的基础上能再给9.5折。借此,记者以单位要办大额购物卡为由,跟一名岁数较大的“资深黄牛”攀谈起来。
记者提出,能不能避免通过银行转账查到公司?该“黄牛”示意小声,然后带着记者走出商场,来到附近的一个停车场。他对记者说:“新制度规定,单位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000元及以上或个人一次性购卡金额达5万元及以上的购物卡,要么转账,要么凭支票,肯定会查到是哪家公司办理的。但是,只要给足够的手续费,我们可以代买购物卡。这样通过银行转账记录就查不到真正的买卡单位,而通过发票查的可能性根本不大。”
“手续费一般是办卡金额的5%~10%。保守估计,我们每月能有20单左右的生意。”该“黄牛”说。
他见记者脸上有为难之色,为了表示诚意,就说只要金额在10万元以内,我们可以先垫资。等办好卡后,你们再付钱也没有问题,但我们得先签订一个合同,手续费可以商量。
一位都姓“黄牛”对记者说,新制度如此严厉,他们靠贩卡为生,感受到了政策收紧的压力。他们将密切关注政策动向。
然而,对于这些收卡的“黄牛”来说,这是个一年可以赚到十几万元、甚至上百万元的生意,已经形成了产业链,即便有风险,他们也不愿就此洗手不干。
记者粗略计算了一下,如果像“黄牛”们说的每月办卡业务量有20单的话,每个购物卡金额有10万元,手续费最低为5%,即5000元的话,那么每个月仅手续费的收入就在10万元以上。
而购物卡消费市场又是如此巨大,“黄牛”们对这一大赚特赚的生意自然不愿放手。
办卡“老板”:
“商场会断自己财路吗?”
不仅“黄牛”们认为新制度有“空”可钻,在一些私企老总看来,新制度对他们办卡送礼的影响也不大。
在暗访的过程中,记者遇见了在崇光百货办卡的杭州籍私企老总郝先生。当问及现在以实名制办卡对他有什么影响时,郝先生似乎有些不高兴:“总搞这些名堂,20年内出了不下5次规定,规范购物卡,最终还是不了了之。”
“我们私企要工程、要项目,逢年过节都会给客户、合作单位赠送购物卡,表达一下感谢。这不,快到端午节了,我就来办卡了。”郝先生粗略算了一下,他每年买购物卡花的钱少说也有100多万元。
对于“购物卡实名制”是否会影响送礼一事,郝先生摇头说:“不太可能。”
郝先生表示,送出去的购物卡一般都是公司名字,或是公司老总名字。消费者拿着购物卡去买东西时,即便是“人卡对不上号”,大卖场难道就会自断财路,不允许该客户消费吗?再说,现在各大商家竞争如此激烈,如果有商家严格执行此项规定,减少购物卡的发放,他们的流动资金就会大减。虽不会带来多大风险,但影响多少也是会有的。
事实也正像郝先生说的一样。记者暗访发现,即便是一些商场已经在醒目的地方贴上了最新的办卡要求,但是在消费者购物时,“黄牛”们仍然可以以购物卡代替消费者付费,消费者再以现金形式打折返还给“黄牛”,双方都获益,皆大欢喜。而收银小姐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去理会购物卡是不是实名的问题。
在长安商场刚通过“黄牛”刷卡购买商品的刘女士说,商场不会因为我刷的不是我的名字的购物卡,就不让我消费吧?再说,我刷“黄牛”的购物卡,从中也得到了不少的实惠。而据记者了解,与刘女士有着相同想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