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社会上有“主禁派”和“主存派”两种观点,但争论双方都掩盖了一些问题,并且由于各自代表着本利益群体的要求,这就使双方很难说服对方。
2010年12月15日,卫生部监督局网站对是否禁止使用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公开征求意见。实际上,争论早已存在:1986年—1998年,是“普及使用,少有禁用”阶段;1999年至今,“开始反思,禁用言论”逐步流行阶段。
争论双方 很难客观
一、争论的主要原因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大量引进了西方相对先进的产品、技术、经验、标准等,由于未进行必要的分析和验证,很多都存在一定的隐患。面粉添加剂的“禁用”争论只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在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争论,是标准管理部门对社会、对广大消费者负责任的表现。
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所属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认为,人用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最高允许处理量为40-75mg/kg。目前,我国的标准为60mg/kg,在安全范围之内。
二、国家标准的制定、修订、完善等工作越来越严格。国家标准的出台,征求意见的范围也越来越广,并开始考虑广大消费者的意见。但消费者意见的收集,目前来看仍有很大难度。
三、面粉添加剂从最初的引进,到随后的普遍应用,再到目前的“禁用”争论,体现了国内各界对一些新事物的逐步认知过程。在争论中,即使是最不知情的消费者,也多少对面粉添加剂有了一些认识。
四、争论双方都掩盖了一些问题,即各自代表群体的利益要求,这也是双方很难说服对方的主要原因。“主禁派”的支持者是面粉龙头企业,他们通过引进大型先进设备,可以不再依赖面粉添加剂。“主存派”的支持者中,食品添加剂企业和小型面粉厂自然是禁用的受害者。小型面粉厂通过使用添加剂,可以大大缩短面粉的“后熟期”,一定程度上冲抵了大型先进设备的优势。
五、面粉添加剂本身并不提高面粉的品质,这一点应形成共识。而限量添加是否对人体有害,也无从论证。相对来说,JECFA的数据或许更可信。但问题的关键是,现有工艺水平不能做到限量添加均匀,而限量添加均匀又不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允许限量添加的标准本身并无太大的指导和规范意义。但如果不允许添加,很多小型面粉厂为了生存,会添加其它目前检测手段难以检测的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反倒会使结果更糟。对禁用面粉添加剂的后果分析,这一点必须要有所考虑。
笔者观点:6条建议
一、广大消费者变得越来越理智,对食品“安全”、“健康”、“营养”的关注程度远远高于食品“色”、“香”、“味”等表面的感觉。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禁止使用。
二、如果“禁用”要求不能通过,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它相关标准的修订工作。切合实际、具有指导和规范意义的国家标准不能颁布,其影响力恐怕远远超过了“禁用面粉添加剂”争论本身。因小失大,得不偿失。
三、如果“禁用”,必须考虑中小面粉厂家及面粉添加剂企业的安置问题。据了解,全国面粉生产企业4万多家,现阶段能不使用面粉添加剂的企业仅是百余家而已。
四、如果“禁用”还要争论一段时间,短期内可以明确告知消费者使用面粉添加剂——过氧化苯甲酰和过氧化钙的利害关系,并在两种面粉包装上做出明确标识,由消费者来做出选择。
五、无论是禁用还是续用,关键的问题仍是监督和控制环节,禁用并不能让我们的各级行政管理部门,特别是监督和检测部门的工作有一丝放松。鉴于生产环节很容易作假,更多应该在流通环节进行检测,并追溯到生产环节。另外,还应加大标准、规范的培训、宣贯力度,并提升相关处罚力度。
六、是否会带来面粉供应问题也必须要考虑。毕竟,今年下半年以来,CPI指数的不断上涨,已经让广大消费者怨声载道。尽量保证不要因面粉供应减少,而导致面粉价格上涨的现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