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是老百姓最感到头痛的事,政府和医疗机构纷纷出台相应措施,但由于种种原因,至今收效甚微。然而,记者经过深入采访发现,中医进社区给老百姓看病,是解决廉价医疗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但有些地方由于人才、设备等条件还不尽人意,国家的政策没有落到实处,使得中医药进社区没有真正的发挥其作用,在实际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医进社区有了较快的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的倡导下,社区卫生服务加快发展,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正在形成,作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我国75%的地区已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纳入本地区社区卫生服务发展规划,40%的省、区设立了专项经费用于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90%的省、区将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社区卫生服务因为它的特有功能而倍受人们的青睐。
“我在社区卫生服务站用中医疗法治病只花了百八十块钱,效果明显,省钱还方便,多好啊。”在北京西城区百万庄社区卫生服务站门口刚看完病的杨大娘向记者发出感慨。她说,自己消化功能一直不好.且腰腿酸痛,行动不便,前后花了几千元钱。吃了好多药,效果都不佳。去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医大夫的指导下,进行了几个月的灸足三里,现在消化功能改善了,腿脚也利索多了。
作为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之一的北京市西城区等地正在探索着将传统中医药纳入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以价廉质优的医疗服务,缓解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矛盾的有效途径。杨大娘则有幸成为此举的受益者之一。
记者在朝阳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到71岁的高大爷在针灸,老伴曲大娘陪伴在身边。在谈到中医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给他们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时,大娘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老伴9个月前患有脑血栓,手不能动,舌头不会打弯儿,在医院住了一段时间,脱离了危险,但康复需要很长时间,我们就回到社区卫生服务站了。”“今天是梁大夫治疗的第23天,老伴的病情明显见好。不仅手能拿东西了,说话也清楚多了。”曲大娘对于目前的治疗状况很满意。
记者了解到,在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里开展中西医全科门诊,医保卡也可以使用。此外,医生还提供上门问诊服务,社区居民可通过门诊部提前预约市中医院的专家。这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说,“现在社区里的医疗服务点并不稀奇,但中医进社区还不是很普遍。”记者了解到,随着中医进社区工程的推进,北京市还将在一些管理较完善的社区开设类似的中医特色门诊部。
通过几年的探索,我国不少地区在中医药进社区方面取得了难得的经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继2005年命名第一批13个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后,2006年2月再次命名河北省保定市新市区、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新城区等12个地区为第二批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以促进该项工作的迅速全面铺开。
软硬件不足易致信誉危机
中医药进社区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困难。记者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了解到,目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中医师和中药师数量明显不足。据统计,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执业中医师仅占执业医师总数的7.14%.不少社区卫生服务站根本没有中医师。“没有高水平的中医药人才在社区,老百姓不会信任。”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龙致贤坦言。
“不少百姓到社区医疗机构看病,需要的不只是纯中医诊疗,而是中西医诊疗技术手段的配合。”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常淑玲深有感触,“我们非常渴望引进具备全科知识的中医药人才”。
“财力不足、基础设施不齐全、工资标准低使得不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陷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从而也丧失了对人才的吸引力。”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王国玮一语道出其中的苦楚。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里.甚至没有足够的空间摆放床位用以实施针灸、按摩等治疗项目,不少中医药专业人才在面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力邀时会望而却步。
在软、硬件不足的情况下,难怪有患者表示。只有在患上疑难杂症,或者西医治疗效果不好的时候才会想起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中医求助。
政策不到位也让中医药进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缺乏后劲。北京中医医院门诊部主任王国玮表示:“社区医疗到底要搞成什么样,模式框架是什么,中医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究竟如何发展等问题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政府部门应及时制定相关细则文件进行指导。只有让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中医在社区医疗中才能更好地发展.从而让老百姓真正了解中医社区卫生服务。”
记者在采访中还了解到,隶属北京某中医医院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于2001年在菊儿胡同建站,而今,却不见了踪影。几位附近的居民纷纷摇头表示,不知有这么个为百姓看病的地方:“没印象。就是有,也是几年前的事情了吧。”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当初带着满腔热情进社区的卫生服务站悄无声息了呢?该医院相关负责人对此讳莫如深。业内专家分析认为,软硬件的不足让一批曾经尝试进社区为百姓服务的医疗机构不得不带着遗憾而归。
政策搭台人才唱戏
面对困境,中医药进社区卫生服务站之路该如何走好,一直是业内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而尽早出台相关指导细则、建立适合社区卫生服务需求的中医药人才机制已成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作用的必要保障。
事实上,政府部门一直都在研究中医药进社区过程中的问题,希望通过制定科学的政策,保证该项工作的顺利展开。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联合制定的《关于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的意见》已于2006年6月出台,其中包括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基本原则、工作目标、措施方法等,并就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如资源的合理配置、服务功能的完善、人才的培养等。财政部、发展改革委、卫生部于2006年7月印发《关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补助政策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补助原则、补助范围及责任划分、补助内容和方式等方面的政策措施。这无疑为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要求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深入认识并研究中医药在社区卫生工作中的重要性和工作办法,并将与各地相关部门联手,加强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医药从业人员、中医药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管理,以及对中医药服务质量、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使用等方面的监督,将中医药业务开展情况纳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人员年度工作考核目标,并将接受中医药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人们在期待获得具体政策帮助的同时,相关部门与机构也将建立有效的人才机制等作为搞好中医药进社区工作的当务之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处长吴凯表示:“要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发挥中医优势,关键还在于人才,只有高素质的医生队伍才能赢得百姓的信赖。”王国玮则认为,单一的中医医疗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将更依靠全科医生。因此,要培养大量中医全科医生,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病情,进行有效治疗。
目前,不少地方在此方面已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作为第一批全国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的广州市荔湾区正通过社区医护人员到大医院进修,大医院专家到基层指导工作,举办中医基础知识学习班、中医适宜技术操作培训班等多种形式提升社区中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而据北京市西城区展览路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常淑玲介绍,北京西城百万庄社区卫生服务站的4位医生均毕业于中医专业,通过转岗培训后,参加了全科医生培训课程和短期的西医培训班,并拿到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合格证》,学会了“两条腿走路”。
有专家说:我国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中医多采用望、闻、问、切的诊疗手段,不需要大型的医疗器械,最适合进社区。是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的最佳途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