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视频截图
一段名为《我今年,二十七八岁》的网络视频近日走红网络。虽然视频中的主角“轻耷眼睛,却还微露出彷徨的眼神;头发散乱,还没来得及修饰整齐”,但因为其聚焦了正迈入而立之年的“80后”的生活和奋斗,短短8分钟的视频仅仅在新浪微博的转发次数就超过3万次,评论超过4000条。
网民的评论集中在一个热点上:虽然生活的艰辛、无奈和压力如潮水般涌来,虽然青春的轻狂、无惧和明亮正渐渐隐去,但悄然站在“奔三”的门槛上的中国“80后”,正在勇敢“而立”,正在为梦想继续奋斗。
80后
吊儿郎当的外表下掩藏了韧劲
视频短片《我今年,二十七八岁》用内心独白的方式,娓娓道出一名二十七八岁的青年,审视自己面对的生活局面:虽然计算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却不停止追寻的脚步;每天面对巨大的压力,却依旧让自己学会坚强;经历着挫折和磨难,却难忘青春的纯真。
因为完全用现实生活中所感所想的写实手法,视频一播出被网友称为“感同身受”“字字句句说到心里去了”。
“用这样的方式,其实是想给大家一个宣泄的窗口,宣泄之后能够再整旗鼓,我想为同龄人提供一种‘正能量’。”视频作者“逆风草”说。1988年出生的他虽然还没有到二十七八岁,但在网上诸多有关“80后”的文字中得到了共鸣。
网民“慵懒的肥鱼”说:“一副吊儿郎当的外表下掩藏的是不服输的韧劲,这才是‘80后’。”
非80后
视频让两代人相互理解
一位花甲之年的朋友说,读过之后,自己掉泪了,因为自己突然理解了儿子的不易:“去年,筷子兄弟的《老男孩》唱出了一代人的心声,今年,《我今年,二十七八岁》又写到了一代人的心坎上。作为老人,应该读读这些,读了之后,不仅对儿女会有更多的理解,而且对消除代沟也会有不小的作用,我们老人不能光让儿女理解自己,我们也得理解他们。”
一位70后企业老总表示,他也在网上看过《我今年,二十七八岁》:“不但我读了,我还让公司中层以上都看了,我说,如果把它读透了、读懂了,就知道该怎么对待我们的年轻员工了,就不会再年年为招工难上火了。”
专家 要呵护“80后”梦想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文军认为,在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成长起来的“80后”,对未来的看法与父辈可能不太一致,“可以说悲观的情绪、生活的压力、安全感的缺失以及归属感难觅存在于‘80后’这个群体中是有一定的时代原因的。”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说,要呵护年青一代的梦想,培养他们的理想主义情怀,“理想主义是彼岸的,但它照亮此岸脚下的路。” (据新华社、华商)
内心独白(节选)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
每天起床的时间从中午12点变成早上7点,睡觉的时间从凌晨2点变成了晚上11点;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
见到亲戚朋友,他们不再问你考试考了几分,更多的是问现在一个月工资多少;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
聊天的话题,从各种网络游戏变成汽车、房子,吃饭的时候讨论的往往是他准备结婚,她哪年结婚;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
每天不再感叹学校有多少作业做不完,开始感叹油价、房价涨得有多快;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
常常会很挂念学校的朋友们,但是在QQ群里永远是隐身;
我们今年二十七八岁,回想起曾经,我们做过了太多的错事,走了太多的弯路,我们总在后悔,可是我们回不去了,回不去那个曾经纯真的年代了。
当我们被社会上无形的压力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我们渴望每天下班了能有个人一起吃饭,一起看电影,我们需要一个人来为我们分担些东西。
我们在一条伟大的航路上,我们需要有人为我们鼓劲,也许我们偶尔累到会想放弃,可是当我们想到身边还有让我们牵挂的人,深吸一口气,继续向前走,我相信总有一个能够停靠的彼岸。
明明很在乎,却装作无所谓。
明明很想留下,却坚定地说要离开。
明明很痛苦,却偏偏说自己很幸福。
明明忘不掉,却说已经忘了。
明明放不下,却说他是他,我是我。
明明舍不得,却说我已经受够了。
为的只是隐藏起自己的脆弱,即使很难过,也会装得无所谓,只是不愿别人看见自己的伤口。
不想让自己周围的人担心,不想让别人同情自己,只想在心底独自承受,虽然心疼得难以呼吸,却笑着告诉所有人“我没事的!”
然后静下来时,自己便笑话自己,何必把自己伪装得那么坚强?好像自己可以承受所有的苦难……呵呵,这好累……好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