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食品烟酒 >

稳定肉价:商品猪产业标准来的正是时候

时间:2008-03-11 10:46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作者:杨帆
  

  日前,大连商品交易所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畜牧局在武汉联合举行生猪期货合约交割质量标准论证会,专家审定组论证通过了《生猪交割质量标准》和《生猪交割质量检测技术规程》(以下简称《生猪标准》),我国第一个商品猪产业标准由此产生。有关专家认为,商品猪产业标准来的正是时候。正是不断上涨的猪肉价格,催生了我国第一个商品猪产业标准。从长远看,《生猪标准》的出台,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生猪养殖的产业化水平,最终打破猪肉价格周期性上涨的怪圈。

  政府出手稳定市场

  作为我国第一个商品猪产业标准,《生猪标准》此时出台有两大背景,一个是政府着力保持肉价稳定;一个是猪肉质量长效监管机制正在形成。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猪生产国,世界11头生猪中我国占5头,生猪养殖在我国已经有6000年的历史。“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猪肉在百姓菜篮子里分量也最重。去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

  肉价上涨对百姓生活带来了影响。春节临近,人们心里直嘀咕,节日市场的猪肉供应可千万别断档。针对这种顾虑,1月9日,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表示:“春节前国家将继续投放储备肉,以保证春节市场供应。”为确保春节期间主要副食品不断档、不脱销,以及稳定价格,各地政府部门都在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对主要副食品进行调剂,尤其是确保对大城市的供应。

  保证供应,促进生产是关键。国家有关部门陆续实施了一系列支持生猪生产的措施。目前,由政府支持的给母猪购买保险、建立母猪补贴制度等已在各地落实到位。我国生猪生产已经扭转了2006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从2007年9月份开始逐步进入恢复阶段,2007年12月份生猪存栏同比增长5.3%,母猪存栏同比增长11.5%。目前我国生猪存栏,包括母猪、仔猪存栏情况恢复明显,应该说市场供应比较稳定也有保障。

  实际上,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国家就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稳定肉价的措施。从去年12月下旬开始,国家开始投放部分储备肉,这一措施使猪肉批发价涨幅有所回落。有关人士预计,猪肉价格春节期间还将保持高位,下半年可能有所回落,但不会有大幅度的明显回落。

  春节期间能否吃到放心肉是人们的另一块心病。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国,猪肉质量安全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身体健康。生猪产业涉及养殖、屠宰、加工、销售和消费等多个环节,哪一个环节出了质量问题,都将危及消费者的食肉安全。

  “去年由于猪肉供应相对短缺,为防止劣质、带病毒猪肉伺机侵入市场,商务部按国务院部署开展了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黄海表示,在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该项整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商务部介绍,全国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目标已如期完成。县城以上城市所有市场、超市、集体食堂、餐饮单位销售和使用的猪肉100%来自定点企业,县城以上城市进点屠宰率实现100%,乡镇进点屠宰率达到95%。

  据悉,猪肉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是今年国务院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确定的八大任务之一。有关部门制定了加强生猪屠宰监管执法、检疫证章标志和台账管理、乡镇生猪屠宰进点管理等多个规范性文件,拟定了屠宰加工、肉品检验等方面急需制修订的10标准草案,为长效监管打下了良好基础。最新出台的《生猪标准》则是我国首个产业领域商品猪标准。该标准对生猪体重、背膘定义、具体指标做了比较详尽的规定,为生猪活体交易打开了标准通道。

  肉价周期性波动怪圈

  养猪是我国农民的传统致富项目,是农民生活的“顶梁柱”,但我国农户生猪生产面临的风险很大。

  有关人士曾指出:我国以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小农户生产方式,很难应对市场经济规模化的客观需求。这在当前猪肉供需矛盾中得到了应验。一家一户的生产方式,具有一定的盲目性,生产的规模不具可控性。在价格上涨时,养猪户会一哄而上;在价格下跌时,养猪户又会一哄而下。这使得猪肉市场供求矛盾反复发生。同时生猪散养模式也不便于有关部门加强生猪疫检和疫病的防治,生猪生产经营的风险很大。一旦暴发疫情涉及到千家万户,控制的成本和难度都很大,如果失控就会造成生猪生产的严重损失,出现猪肉市场供应不足,引起价格上涨。

  有专家认为,中国生猪供给和价格的周期性变动可以用经济学的蛛网理论来解释。1985年生猪价格放开后,生猪价格波动剧烈,近年来波动周期明显缩短。一般周期为2至3年,有时甚至一年,农户养猪基本是赚两年亏一年。一个下行周期来临时,养猪农民便面临困境。在成熟市场如美国这个周期长度一般为4年。

  1997年是国内养猪业的黄金期,那时候的猪肉和饲料比达到了1:7,养猪赚了大钱,养猪户积极性大增。1998年,市场猪肉价格下跌,养猪业陷入亏损。2000年,猪肉市场价格回暖,养猪农户又开始新一轮的一哄而上。但从2005年起肉价再度滑坡,2006年上半年全国各地猪肉价格大幅“跳水”,肉贱如菜。2007年5月至今肉价再度上涨。

  要让肉价走出周期性波动怪圈,就得探求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专家建议,有关部门要用好“有形”和“无形”两只手。在加大政策性调控的同时,要从我国生猪生产的模式转换上寻求出路,尽快实现规模化养猪。

  中国工程院院士、多项生猪国家标准起草人熊远著院士认为,《生猪标准》的推出对生猪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进一步促进我国生猪产业规模化养殖水平的提高,增强我国生猪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世界上一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生猪生产早已走上了产业化道路,形成了规模经营。从生猪饲养、出栏、宰杀直到猪肉包装,再到送往超市、饭店,都是一条龙式的作业。由于是规模经营而不是家庭散养,其生产经营的规模也就更易于按照预测的市场需求量来调控,从而避免生产的盲目性,最大限度地实现市场供求平衡,保持肉价相对稳定。同时,更便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疫检、质检等方面的监管,降低其生产经营的风险,减少因疫情造成的经济损失。

  《生猪标准》的推出正是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实现农业产业化经验和成果,此举既是解决我国当前猪肉市场供需矛盾的迫切需要,也是避免我国生猪生产出现恶性循环的有效途径和长远之计。

  先卖后养标准护航

  可别小看了这《生猪标准》,它可是稳定生猪市场,改变困扰政府多年的农民养猪难、卖猪难问题的“金钥匙”。

  当前,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市场调控和支持农业生产,已经成为国际新趋势:美国政府补贴农民进入期货市场,规避经营风险,稳定农户经营;另外,美国农业部通过定期发布农业生产信息,影响期货市场价格走势,从而以市场手段指导农民生产经营,甚至影响整个国际贸易和流通。这些市场化的手段非常有效,也非常经济。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利用期货市场来调控市场需求、保护农民利益、应对猪肉市场价格风险以及类似的难题。

  用生猪期货调节市场价格的原理就是当猪肉价格降低时,贸易商购入期货,自然把价格抬高。而当猪肉价格高的时候,贸易商就又会把期货抛出,猪肉价格自然回落。这样反复,不需要政府补贴,也能将猪肉的价格波动降至最小。而实施生猪期货交易后,养殖企业可根据期货价格指导生猪生产,减少盲目性,也可以保持市场猪肉供应总量的稳定。

  推出生猪期货,可以实现“先卖后养”,回避市场价格风险,这对推动生猪产业的稳定运行、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刚出台的《生猪标准》充分考虑生猪活体交易的特殊性。大连商品交易所副总经理郭晓利指出,《生猪标准》是生猪期货合约的核心,也是影响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结合程度的关键指标。这一标准制定的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到期货价格真实有效性和期货市场套期保值效率。如果标准过松,将会形成垃圾猪市场;如果标准过严,则会减少可供交割量,形成游离于广大现货市场之外的局部市场,甚至引发市场风险。因此,科学合理地制定期货交割质量标准非常重要。

  据了解,大连商品交易场所已完成了生猪期货合约和相关规则设计。

  发展生猪期货,对于落实中央1号文件,利用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意义重大,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河南省漯河市双汇集团实业公司采购部总经理桂锦兵认为,目前上市生猪期货已经是万事俱备,上市生猪期货,对于双汇集团这样的大型肉类加工企业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