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汽车行业 >

新能源车闪亮第11届北京国际车展

时间:2010-04-27 07:38来源:中国质量万里行 作者:
  

新能源车闪亮第11届北京国际车展

汽车业憧憬绿色未来

    □ 本报记者 张海燕文/摄

    正在举办中的北京车展以“畅享绿色未来”为主题,充分体现了未来汽车行业发展的大趋势。记者车展期间目睹了国内外车企带来的各种新能源车,在亮丽夺目的车型中体验节能环保新科技带给我们的全新感受,并对绿色汽车充满了憧憬,想像着不久的明天,我们各自驾驶着自己的环保爱车驶入绿色的美好未来。这样的一天还有多远呢?

    聚集新能源产品

    感受最前沿科技

    众所周知,能源问题早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有预测称,全球石油储备可能在本世纪末用尽。在能源方面,我国的形势更不乐观。因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及全球汽车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本届车展最吸引观众眼球的就是琳琅满目的新科技环保车型,以下部分亮相的新能源产品足以说明问题。

    奔驰为实现零排放不懈探索。作为奔驰在实现汽车交通零排放远景发展道路上的一大里程碑,F800 Style概念车首次来到亚洲。

    该款概念车可选装插电式混合动力或F-CELL氢燃料电池动力两种系统。在配备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情况下,其百公里耗油仅2.9升,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低至68克/公里;同时,它的新一代燃油直喷V6发动机和混合动力模块可共同输出约300千瓦(409马力)的功率,最高时速可达每小时250公里。而在配备F-CELL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情况下,该车最长行驶里程能够达到近600公里。另外,F800 Style概念车唯一的排放物为水蒸气,保证了其高度的环保性能。

    北京现代用“新”保护未来。北京现代六大展区之一的Blue Drive展区里,则通过一款代号HD hybrid的混合动力车,以及现代汽车两套最新的动力组合,展示了现代汽车通向未来的环保技术风尚。新技术环保车辆及技术,将会帮助现代汽车在全球汽车市场中实现在环保技术领域称雄的目标。更加重要的是,现代公司在实现环保技术上的进步时并没有牺牲车辆或产品的性能、可靠性或使用满意度,环保技术产品能与其他产品、技术完美匹配和应用。HD hybrid是世界上第一款以LPG液化石油气为燃料提供动力的混合动力车,同时也是第一款采用了先进锂聚合物电池的车型。

    东南汽车首款纯电力驱动轻客亮相。东南汽车本次车展发布了首款纯电力驱动轻客——新得利卡电动车。

    据东南汽车新能源研发团队的负责人透露,这款新能源轻客采用的是纯电力动力系统,运用先进的锂聚合物电池以及运转效率更高的永磁直流无刷马达,新得利卡电动车不仅具备了极高的安全性,充满电后持续行驶可达150公里,最重要的是,得利卡电动车在充电模式方面实现了全新的突破,可以支持简易的家庭充电模式,直接利用任何普通的电源进行充电,费用仅为汽油车的15%,而且噪音小、零排放,真正做到了节能环保。

    华泰汽车“芯”动力开创新格局。华泰汽车“绿色芯动力,实力新华泰”的参展主题与本次车展倡导的“畅想绿色未来”不谋而合。除了拥有全球领先的技术、卓尔不凡的设计,华泰汽车在环保领域同样成果显著——从行业领先的低碳环保理念到成熟完善的清洁柴油技术,无不在其新品轿车上得到了充分体现。

    被外界广泛关注的首款战略轿车华泰元田B11在车展现场惊艳揭幕,这款融合全球先进技术的B+级高品质三厢轿车,更是开创了国内轿车的多项“第一”。华泰元田B11以清洁柴油动力为核心,成为第一款搭载清洁柴油发动机的国产中高级轿车,其2.0L柴油发动机升功率第一个达到55.25千瓦,并且是第一款达到欧IV(可随时提升到欧V)排放标准的国产柴油环保轿车。

    突破核心技术

    车企仍需加力

    面对众多精彩纷呈的新能源展品,有关专家不无忧虑地提出,国内大多数企业发展新能源汽车更多的还是在造势,吸引眼球。专家认为,国内新能源车的核心技术问题仍有待解决,其基建配套、行业标准尚不统一,质量安全及服务仍让人担忧,消费者的购车理念还需转变。在新能源车的标准上,企业之间更是存在各自为战的局面,技术路线难以统一。这些都制约着新能源车品质的提升及在我国的研发和推广。

    技术水平仍处初级阶段。相关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发展水平尚处于一个很初级的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并不像有些专家认为的处在同一个起跑线上。除了核心的动力技术之外,国内在传统汽车技术上的差距,实际上就是新能源汽车的差距。因为新能源汽车首先必须是汽车,必须在质量安全性、舒适性、外观等方面达到和传统燃油汽车同样的水平,才能吸引到消费者。

    清华大学汽车研究所所长陈全世近日表示,在进行的新能源汽车小规模试点运行中,已经暴露出电池技术的一些问题。他表示,对于大规模商业化而言,电池技术仍然需要进一步成熟完善。另有技术专家称,中国新能源汽车技术目前在电池电力驱动系统效率、电池系统集成技术、快速充电材料、大规模生产工艺设计、电池使用寿命、生产过程质量控制等方面均与国外有差距,部分关键零部件技术未获突破,仍然依赖进口,成本控制有待加强。

    罗兰·贝格公司认为,2010年,对于自主创新刚刚起步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能否在节能减排的潮流中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也是决定未来命运的关键。

    企业自身研发能力还需加大。很多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都表示,他们正加大企业自身研发力度,努力突破新能源车发展中的各种瓶颈,而且企业已经认识到,真正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还要靠自身的实力,提升质量安全性能。因此,专家认为,最近几年如何提高研发及生产能力,降低新能源车型成本,是生产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谁能更快地修炼好内功,谁才能在未来的新能源车市场竞争上争得更多的份额。

    对于我国发展新能源车存在的瓶颈,有关专家认为,即使国家对新能源车实行各种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育也会是一个较慢长的过程,要经过很长的时间才能形成足够大的市场规模。但不管怎样,发展新能源技术已是一个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中国质量报》

张海燕文/摄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