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曾经有‘有教无类’的招生原则,但是呢,今天的高考选拔功能异化颠覆了‘有教无类’的平等原则。我们曾经有‘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但是以考为本的教育,使‘因材施教’演变成‘因考施教’的以末为本的施教。”
近日,在旅美教育家黄全愈的教育全集出版发布会上,黄全愈与众多教育专家对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黄全愈以《素质教育在美国》为中国公众所熟知。
最近一段时间教育界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北大附中原校长赵钰琳认为这一纲要的提出,标志着国家对教育质量和教育人才培养问题的重视。但是“非常不协调的是,中国的两个著名学府,北大和清华,为争夺高考状元打起了口水战。”赵钰琳说。为了增加状元人数,他们除了统计那些“裸分状元”外,还有“加分状元”、“民族状元”、“自主招生状元”、“保送生编外状元”等。
赵钰琳认为虽然现在有了校长推荐制、自主招生等措施,但是不科学的评价标准,“以单一的考试成绩评判教学质量”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正是不科学的评价标准制约了目前我国一流人才的培养。
美国也有状元。黄全愈介绍,美国每年有不少优秀的学生能在SAT考试中获得满分,这些满分者就相当于美国的“高考状元”,但是“哈佛大学曾经把365个状元中的165个拒之门外”。其实道理很简单:单元的结合是1+1<2,多元的结合则是1+1>2。
世界一流大学追求的境界就是营造一个多元文化的校园:使得学生在课外学到许多课内学不到的东西,他们随时随地都能遇到可以取长补短的人,遇到可以撞击思想火花的对手。“中国的高考只认分不认人,即便录取的全是状元,由这些特色单一、特点相似的同质学生组成的校园文化是不健康的,甚至形成的是1+1<2的环境。”黄全愈说。
中国大学和美国大学对待状元的不同态度,反映出了中美两国在人才培养上的不同。在黄全愈看来:“中国培养的是考生而不是学生。”
赵钰琳介绍,当年北大附中有个实验班,教育部对其采取特殊政策:这个班的学生不参加高考,但是最终都能上北大清华。对这些孩子的教育也相对特殊:让他们用两年学完高中的课程,减少做题的时间,注重素质的培养。
对这些学生用高考试题进行测试,成绩能达到上北大清华的标准。这些孩子进北大清华后,大多数学生成为骨干。与高分考入的学生相比,他们的思想活跃,创造性强。
这个实验由于种种因素没能坚持下来。赵钰琳说,实验结果至少证明,如果能卸下学生们身上沉重的应试压力,学生们能更加轻松的发展。
“北大与清华继续争夺高考状元,中国的基础教育就愈发应试化,中国一代代人的创新思维就在以考为本的基础教育中逐渐退化。”黄全愈说,“什么时候北大不再与清华争夺高考状元,应试教育就不攻自破,素质教育才能曙光初现。”(记者樊未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