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旅游教育 >

网帖爆“最牛体育加分中学” 浙江加分学生尤其多

时间:2010-06-28 09:07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高考硝烟刚散,近日网上出现《浙江惊现史上最牛高考体育加分中学》帖子,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高度关注,“三模三电”加分一时遭遇众多质疑。

  帖中所言的“最牛高考体育加分中学”是否属实?“三模三电”究竟是否成为一条暗藏猫腻的“高考加分捷径”?中国青年报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核实,直面这一竞赛的真实现状。

  网帖“最牛体育加分中学”的真实数字

  网帖中称:“据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公布,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体育项目公示考生名单中,加分人数最多的学校为绍兴第一中学,加分人数为90人,约占全省总人数的10%,果然牛气冲天!仔细一看,其中‘三模三电’项目加分人数达到64人,占该校加分比例的71%。而其中以艰苦训练才能达到优秀运动员标准的项目,如田径、游泳,仅有4人!”

  中国青年报记者查询了浙江省教育考试网公布的《2010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政策加分体育项目经认定测试通过的考生名单》,实际情况与网帖不完全符合。

  经查询,绍兴市第一中学今年体育加分实际为55人,约占今年浙江省加分总人数1002人的5.5%。其中浙江省‘三模三电’共加分643人,该校“三模三电”类加分人数实为46人,约占总数的7.2%。

  在这份浙江省体育加分考生名单开头写着:“根据省教育厅、省体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管理“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高考加分项目的通知》规定,从2010年开始,‘三模三电’和定向比赛高考加分,限定在《通知》规定的赛事、项目和名次范围(即‘三限’)内,加分值从20分降为10分。下列标注星号者为符合‘三限’要求的考生,其他未标注星号的为过渡期考生。”

  记者统计了表格,其中标注星号的加分考生仅89人,未标注星号的考生则是554人,数量大大高于前者。

  “过渡期考生是指在《通知》颁布前就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浙江省考试院科研宣传处鲍处长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解答,“明年过渡期的考生可能还会有,比如2009年还在读高一,就获得加分资格的学生,2011年高考时还视为过渡期考生,享受加分权利。”

  鲍处长同时表示:“过渡期结束后,‘三模三电’加分考生将减少八成。”

  对于网友质疑的增补加分名单,鲍处长说:“增补加分名单是因材料不全审核未通过,所以未予公示。经补充材料,其中体育项目经省体育局认定测试、其他项目经省级有关部门审核通过的增补加分名单,在考生所在学校(单位)、市招生考试机构两级审核两级已公示的基础上,才予以集中公示。”

  鲍处长表示,今后教育部如出台新的规定,我省将严格执行新规定。

  全国比赛,为何浙江加分学生尤其多?

  被网帖指名的“全国青少年电子制作锦标赛”组委会主任郑铭刚接受了中国青年报记者的采访。据他介绍,该锦标赛的举办者是中国无线电运动协会,选手来自全国各地,“但来自浙江省的选手尤其多,获奖的也多。”

  “据我了解,把‘三模三电’项目列入高考加分项目的,并非全国,而是少数几个省份,其中浙江教育界最重视,参与度也最高。”郑铭刚说。

  “江苏无管杯”全国青少年无线电通信锦标赛是另一项浙江高考可加分、被网帖提及的比赛。承办方之一的江苏省无线电和定向运动协会,负责当时主要的赛事执行工作。对于网友质疑浙江省获奖者居多的情况,协会秘书长陈方作了解释。

  “浙江每年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支持无线电通信比赛的开展。去年有一项叫‘听抄呼号’的比赛,电台呼号全部通过英文单词和摩尔斯电码传出,选手必须使用收讯机在规定时间内把所有信号准确记录。要在不同的频率、不同的时间段找到各种信息并抄下来,是有困难的。但在比赛中,我们惊奇地发现,浙江的学生利用呼号时间间隙,可以同时听抄两个电台,可以说平时练到了极致。虽然后来因超出规则限定而未被组委会认可,但也足以表明这些学生为了拿到名次,投入的时间精力很大。”陈方说。

  他还举例:“还有些浙江学生为了熟练装天线过程,不惜买几套、甚至上10套设备来训练,所以比赛时组装的速度特别快。相比之下,很多其他省的学生在没有加分动力激励的情况下,只好自愧不如。”

  “三模三电”是指航海建筑模型、航空航天模型、车辆模型与无线电测向、无线电通信、电子制作等。网帖中质疑:“与田径、球类等身体素质运动类型项目相比,‘三模三电’根本不属于需要艰苦身体训练的项目,主要靠一些器材和短期培训即可达到,与田径、篮球、游泳等项目的加分意义和作用,完全不能相比。”

  事实是否如网帖所说?“三模三电”究竟是否存在突击几个月、几种题型就能获奖的情况?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郑铭刚说。

  他解释说:“电子电路的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比如同样是手机,里面的电路完全不同。参加竞赛需要电子学知识、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才能,题型和题目变化都是无穷的。无论通过死记硬背还是短期培训,都是无法达到的。”郑铭刚说。

  他举了一个例子:比赛当场让选手用发光二极管、电键、电阻等元件组装出一个自动路灯,要求亮度是多少,多长时间闪一次,或者让选手在一个复杂的电路中找出错误部分。“如果不通晓电子知识,是无法突击出来的。”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