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
日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最新报告中首次预测,“美国时代”已经接近尾声,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中国GDP总量将在5年后超越美国,2016年将成为“中国世纪元年”。这则消息如同扔出了一颗“重磅炸弹”,在西方各国引发争议,各国媒体纷纷发出了质疑、焦虑、感叹等不同的声音。
按购买力平价法与按现行名义汇率计算得出的GDP差距有多大?采取购买力平价来计算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其得出的结果是否准确可信?各种“中国将于XX年超越美国”的报告背后有着什么样的心态,会对世界格局产生哪些影响?本周圆桌会议邀请了两位专家来解读这一问题。
计算方法
购买力平价
与实际汇率大不同
根据IMF按购买力平价的计算,到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由今年的11.2万亿美元增至18.97万亿,占世界经济总量的18%;美国2016年的GDP总量将由今年的15.2万亿增至18.8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的份额滑落至17.7%。
陶文钊表示,IMF“中国5年超美国”这一估计“恐怕太冒进了”。他指出,计算一个国家的汇率,一共有30多种方法,购买力平价法就是其中的一种。这种方法也有一定的道理,但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绝大多数的经济学家都不会使用这种方法。因此,陶文钊认为,“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来得出中国很快超过美国的结论,我想美国人也不大会接受这种说法。”“这就算是IMF的一家之言吧,听听就是了”。
陈凤英以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为例解释说,去年人民币对美元的年均市场汇率约为6.77,而根据PPP所得出的汇率却是4.066元人民币就相当于1美元。购买力平价汇率与实际市场汇率的差距可见一斑。这也是为何有些报告称中国2010年GDP为5.87万亿美元,而有些报告却称中国GDP为10万亿美元的原因。
陈凤英指出,如果按照市场汇率来计算,那么2016年中国的GDP总量将是11.22万亿美元,美国仍然是18.8万亿美元。照此计算,中国的GDP超过美国要到2020年前后。
如果采用购买力平价来评估各国经济实力,那么发展中国家的GDP水平都有可能会增加,而发达国家包括日本、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经济总量可能都会有所缩水,美国不在其列,因为它本来就是使用美元的国家。
购买力平价有可信度也有缺陷
有不少专家认为,用购买力评价法来评估GDP总量并不是一个好方法。美国企业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施密特就说,购买力平价法的准确性比较差,跟实际情况差距很大。
陈凤英特别指出,我国国家统计局去年11月公布消息称,中国2011年将首次全面参与新一轮世界银行组织的国际比较项目(ICP)活动。这意味着,中国将首次以购买力平价(PPP)作为转换系数换算GDP(国内生产总值),以便于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研究。在此之前,世行所选取的商品代表性不强,而且对比较商品的选择权在世行,中国比较被动,据此而计算出来的购买力平价也可能不够准确。而中国全面参与之后,将令这个项目选取的比较商品更具代表性和普遍性。
陈凤英还指出,根据市场汇率计算出的GDP也不是完全可信的,因为这些都是以美元为基础来换算的,而美元汇率又是浮动的。因此,按照两种方法计算出来的数据,其可信度都是有的,但在公平性方面可能存在一些问题。
核心提示
“用购买力平价和市场汇率分别计算出来的GDP总量差距很大。这也是为何有些报告称中国2010年GDP为5.87万亿美元,而有些报告却称中国GDP为10万亿美元的原因。"5.87万亿"这个数字更能体现中国的经济实力,而"10万亿"则更能体现国内人民的真实的、平均的生活水平。”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 陈凤英
“如果用购买力平价法来得出中国很快超过美国的结论,我想美国人也不大会接受这种说法。这就算是IMF的一家之言吧,听听就是了。”
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 陶文钊
影响因素
世界经济环境
影响中国增长
陶文钊认为,今后中美经济如何发展,不仅要看自身的因素,也要考虑到世界经济的大环境。
首先,陶文钊指出,美国经济还在增长,今年要是复苏情况好的话可能有3%~3.5%的增长,其GDP可以占到世界的27%左右,而中国GDP总量目前只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多一点,还要有相当一段时间才能赶上美国。
另外,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有意地要放慢经济增长速度,转而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方式,“十二五”期间要把经济增速调整到年均7%。从主观愿望和政策导向上,不会追求经济增长的高速度,而是要改善经济质量和调整经济结构。因此不能把过去的10%、11%想当然地作为日后的增长速度参考。
第三,世界经济也存在很多复杂情况,都可能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
例如,日本今年遭遇大地震和海啸,日本的经济肯定大受影响。而作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的经济也难免会受到影响。
陶文钊认为,这些世界经济的因素都会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影响。考虑到这些,“2016年中国赶超美国”的说法并不太实际。
中国崛起
不排除“捧杀”因素
陈凤英说,随着国际力量格局的变化,人们会看重、甚至放大中国力量的崛起。因此,此次报告的曝光不排除有“捧杀”中国的因素。所谓“经济问题政治化”,美国如今正在全球拉同盟军,世界对中国可能有一种恐慌情绪。陈凤英表示,IMF在这个时候单独拿PPP计算出来的GDP说事儿,其深层含义可能是要求中国以一个大国身份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
陶文钊则认为,这不一定是“捧杀”中国。中国GDP在十年或者二十年之后超越美国,这是有可能的事情,但GDP总量超过美国并不见得综合国力就一定强过美国,毕竟美国的科技创新、军事实力等都还是很强的,更何况我们的人均GDP还是人家的几分之一。陈凤英也列举数据称,到了2016年,中国人均GDP约为13720美元,而美国的人均GDP为57330美元。
美国反应
美国当前
很重视GDP
陈凤英认为,美国当前也非常重视GDP。一方面是因为研发、教育、科技、新能源、军事等各方面的投入都需要钱,没有GDP就办不成事,而美国目前正处在经济阶段性衰退的艰难复苏当中,本就会比以往更看重GDP。再加上中国增长、崛起的速度超过预期,因此美国对GDP就更加看重了。
陈凤英表示,对于美国来说,这次出台的报告的确有“警示”的作用,让美国人知道,美国也会被别的国家追赶。
名词解释
购买力平价
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以对各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进行合理比较。也就是说,购买力平价是指两种货币之间的汇率决定于它们单位货币购买力之间的比例。
举例说,在美国买一个汉堡5美元,而同样的汉堡在中国需要20元人民币,也就是说在买汉堡的时候,20元人民币的购买力和5美元相当,这时候人民币对美元的购买力平价就是4比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