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24日,本报27版刊登了《运气来登了,“一元空调”他订了14台》的报道。昨日,该家电企业重庆分公司致电张先生,称愿意赔偿他3000元现金,作为补偿。张先生同意了。
《运气来登了,“一元空调”他订了14台》见报后,被多家门户网站转载,一度成为众多网友讨论的热点,更有网友将“一元空调”与当年戴尔公司的“报价摆乌龙”事件相提并论。
网友kiki认为,张先生应该较真到底。既然商场发出了“确认发货’的短信,就应兑现承诺,而不是随便找个借口来忽悠。商场此举,其实就是赚眼球,既然要搞噱头,就要拿出点诚意,真正让利于消费者。
网友“畅言乐”说,诚信是金,即便是失误,也应为失误买单,“损失14台空调算什么?丢掉一个市场才可悲!”
也有网友认为张先生太贪心:“明知1元钱根本买不到空调,还一口气订14台,商场哪会吃这种闷亏,肯定不认账。”
商场促销:馅饼还是陷阱
随着国庆节的到来,各大商场早早打起了价格战,各种促销让人眼花缭乱。记者昨日走访各大商场发现,尽管像“一元钱买空调”这样的火巴和鲜见,但看似优惠的常见促销手段背后,也暗藏玄机——
招数一:礼券须一次性用完
不少商场推出了“满额××元返券”优惠,但记者仔细研究后发现,返回的券有诸多限制,要么规定必须在当天一次性用完,要么就是使用范围有限,不少专柜根本不接券,“返券”成了烫手山芋。
招数二:“1元”的差距
商场活动都是按整数如300元、200元划分,而不少商品标价差1元,如299元、399元。为了达到优惠的金额,消费者只得追加消费,最后算下来,并没占到多少便宜。
招数三:促销前,先恢复原价
记者在多家商场发现,一些原本开始打折的品牌,在商场开始促销时,悄悄恢复了原价,有的价格甚至比直接打折还要贵。
消委告诫:理性面对促销
市消委投诉部的喻主任表示,促销容易产生纠纷,这种现象每逢节假日就更为突出。
他提醒消费者,一要理性消费,不要把折扣低、赠券多作为消费的主要理由;二要对打折、赠送的赠券使用范围加以了解;三要慎重对待广告宣传内容,尤其是电视购物和网购;四是索取合法有效的发票,促销商品和赠品,同样要享受“三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