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家电行业 >

经销商谈“空调下乡” 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时间:2009-07-13 15:18来源:电器 作者:李剑锋
  

  “上周,美的‘家电下乡’空调机已经送过来了,现在农民就可以购买。”2009年6月9日(距离5月14日空调“家电下乡”第二轮招标结果公布已近一个月),秦皇岛市抚宁县杜庄镇三合电器的老板赵海杰告诉记者。

  与冰箱和彩电等产品相比,“空调下乡”本来就晚了一些,再加上今年3月5日公布的第一批中标产品,最高限价为2500元,产品型号和种类都不够丰富,而限价调高到4000元的第二次招标结果公布时,已到了5月14日。虽然,记者在此前采访中了解到,多数空调企业人士都对“家电下乡” 给空调今年销售带来的积极影响保持乐观(详见本刊2009年5月期文章《“家电下乡”撬动空调内销市场》),不过,要想了解“下乡空调”的市场表现,终端经销商的反应最直接。

  6月,记者深入到一些农村经销渠道,听取了终端经销商的心声。截至本刊月底发稿前,多家不同地区的终端经销商都表示,“家电下乡”空调机型已相继到货,终端铺货工作比较理想,但是,空调市场今年整体增长并不理想,“家电下乡”的政策拉动也很难改变这一趋势。

  终端铺货陆续开展

  2009年6月9日,记者来到秦皇岛市抚宁县杜庄镇采访,这个小镇距离秦皇岛市区只有十几公里,经济条件还算不错。镇上共有两家家电销售终端,一家名为“三合电器”,另一家为“杜庄海尔专卖店”。

  记者发现,这两家家电销售终端的空调产品都不多。经询问得知,因为销量不如冰箱、洗衣机、彩电等产品,这两家店的老板都将空调摆放在二楼位置不太显眼的地方。“毕竟对于农民来说,空调不是必需的产品,因此空调的销量比较有限。”赵海杰介绍说。

  日日顺电器有限公司中南大区总监李丕也认为,首先,中国大多数农民并不富裕,一台价格2000元左右的空调对于农民来说有些“奢侈”;其次,对农民来说,如果买家电,优先考虑的肯定是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最后才可能轮到空调,而目前冰箱、洗衣机在农村市场还没有达到饱和,空调的普及更要滞后。

  不过即使如此,各级家电经销商还是很重视“空调下乡”,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目前,多数品牌的“家电下乡”空调产品的终端铺货工作做得还是不错的。李丕说:“在河南省,海尔的‘家电下乡’空调早就发到镇一级销售门店,下面的终端门店也在积极推广。”

  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记者在格力、美的空调专卖店见到了“家电下乡”空调,这些专卖店还为这些产品开辟了专区。格力专卖店有关负责人说:“这些‘家电下乡’空调已经到货一个多月。”

  在山东省济南章丘市拥有一家大型家电门店,并在周边乡镇设有分店的济南勤隆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勤也告诉记者:“现在各门店已经有格力、美的、格兰仕3个品牌的空调‘家电下乡’机型。”不过他表示,由于“空调下乡”开展时间不长,各品牌的空调产品的供应还不是很充足,不过,相信不久就会解决。

  “长虹、松下的‘家电下乡’空调也已到货。”四川三台县芦溪镇精明电器的老板刘祀明也表示。

  不过也有例外。在北京昌平区回龙观地区的一家格兰仕和志高空调的销售终端,记者没有看到“家电下乡”空调。当记者以消费者的身份询问原因时,该店销售人员说:“我们店里的空调和‘家电下乡’机型一样实惠,而且我们这是直接降价,比‘家电下乡’返钱更方便。”

  李丕表示,河南省也有这种情况,在一些空调品牌专卖店里现在还找不到“家电下乡”空调。“一种情况,可能是‘家电下乡’空调确实还未到货;另一种情况,是由于历年来空调经销商都会在淡季备货,而空调‘家电下乡’产品是一两个月前才到货的,对于经销商来说,如果此前库存还没有消化掉,现在摆放‘家电下乡’产品,就可能影响库存机的销售。”

  农民愿意购买“下乡”机型


  “家电下乡”空调进入农村市场后,是否受到了农民的欢迎?记者采访的几个地区的经销商都一致反映:“在选购空调时,大多数农民倾向于购买‘家电下乡’产品。”

  “60%的农民会选‘下乡空调’。”王勤说。“七成以上的农民会选‘下乡空调’。”李丕介绍说。刘祀明也说:“‘家电下乡’空调到货后,我们这里卖的全部都是‘下乡’机型。”

  刘祀明认为,自从国家在四川开展“家电下乡”活动以来,当地农民逐渐体会到“家电下乡”产品的优势——性价比高、价格统一、质量更有保障。“以至于农民不管买什么家电,都先咨询是否享受‘家电下乡’的补贴。”

  此外,“家电下乡”空调能效水平都在3级以上,这对农民来说也具有吸引力。王勤说:“很多农民都知道空调和电视机、冰箱不同,耗电量很大,省电又价廉的‘家电下乡’空调更好卖。”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农村,由于每户农民家里用电负荷的限制较严格,因此相同的制冷量,节能空调的功率相对较低,更适合农村市场。

  对于一些农民没有选择‘家电下乡’空调,王勤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有的农民只想购买一台价格便宜的空调,二是有的想买外观更好、更高档的空调产品,比如一些因结婚需要购买空调的消费者。

  尽管农民知道空调费电,但是却有很多农民不理解空调的能效比概念。李丕说:“我们在农村卖家电往往选择一些通俗的宣传语,比如冰箱不说能效等级高,而是宣传‘几天才用1度电’的口号,但是现在却找不到适合节能空调的宣传语。同时,农民对家电产品也有认识误区,比如有的农民认为动力强劲的洗衣机往往噪声大,因此他们对静音产品不屑一顾,对空调也一样,农民在选购时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区。”

  李丕认为,为了更好地推广“家电下乡”空调,唯一的办法就是加强终端的宣传推广力度,对农民消费者进行再教育,让农民了解购买高能效水平空调的重要性。

  拉动作用有待观察

  “虽然有家电下乡政策的支持,但是今年山东的天气没有往年热,空调市场还是受到很大影响。我感觉‘家电下乡’对空调市场的拉动作用目前看还不明显。”王勤告诉记者。

  多数经销商表达了与王勤类似的感受,认为今年空调市场整体不理想已是事实,即使有了“家电下乡”,拉动作用也十分有限。

  有的经销商认为,尽管家电下乡政策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只有13%的补贴却无法在短时间内激起农民购买空调的欲望。目前真正购买“家电下乡”空调的农民,多数是一些原本就有购买计划的消费者。

  很多地区的经销商告诉记者,“家电下乡”还存在缺乏宣传、经销商利润偏低的问题。

  王勤认为,与“家电下乡”初期当地政府的支持力度相比,“空调下乡”的宣传较少,主要还是经销商自己在店面通过横幅、气球等形式进行宣传。他希望政府能够加强“空调下乡”的宣传力度。

  此外,也有经销商向记者抱怨,销售“下乡空调”的利润偏低。刘祀明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一台售价为2390元的‘下乡空调’为例,进货价为2190元。尽管一台空调的利润为200元,但是销售这样一台空调,需要缴纳大约110元的税费,而空调配送到农民家里的费用为每台30元,最后留给我们的利润只剩下60元。”刘祀明认为,在每台60元的利润里,还不包括促销员的工资、水电费、店面租金等,“利润实在太低了”。

  刘祀明无奈地说:“‘空调下乡’,确实让农民得到了实惠,但是经销商的利润却不如往年了。”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1)
10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