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到现在,一场关于中医药的存废之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学者甚至发起网络签名要求废除中医药。但对于呵护了中国人几千年的传统医学,更多的人站出来,要求拯救中医药。今年3月21日,科技部、卫生部、国家药监局等16个部门联合发布了《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对我国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场存废之争。
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医疗卫生组相关人士在讨论中医药发展大计。
生存还是死亡?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王子这句经典的诘问正发生在我国最正宗的传统行业——中医药行业身上。
从去年到现在,一场关于中医药的存废之争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学者甚至发起社会网络要求废除中医药。
提出废除中医药并非空穴来风,中医药的发展正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卖的是树叶,买回的是药片。后者的价钱是前者的几倍。全球的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有160亿美元,而我国中药产品仅占3%?5%,有的年份进口的“洋中药”已超过出口额。不少人大声疾呼:中药还姓“中”吗?
专家认为,要拯救中医药非纸上谈兵,中医药创新发展要动真格,坚持以我为主,保持中医药姓“中”的本色,依靠质量、标准,走品牌发展之路。
存废之争
中药是我国传统医学和传统文化的瑰宝,数千年来为中华民族及世界人民的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据统计,我国超过50%的人治病时服用中药;患病就医时,首选中药治疗者占24%;几乎所有人在一生中都使用过中药。然而,这个曾经由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在发展上却正遭遇着不小的尴尬。
据不完全统计,国际中药市场16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中,日本产品占80%,韩国产品占10%,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占7%,我国仅占3~5%,约5.8亿美元。在极为有限的出口额中,绝大多数还是原料初级品,中成药仅占1.26亿美元,且多以食品添加剂的形式出口。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医药战略研究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民国初年,我国有中医80万人,1949年为50万人,现在只有27万人。在对一些地区和县级中医院的调研估计,其中只有10%的中医开汤药处方。换句话说,真正能用中医思路看病的不过3万人。且几乎都是50岁以上的老医师。而这期间,我国人口从4亿增加到今天的13亿,中医却锐减如此,而西医则从1949年的约8.7万人发展到今天的175万人。比中医人数缩水更可怕的是,很多中医院并不以中医手段来治病,甚至采用西医为主、中医为辅的治疗手段,而开药甚至也开西药。挂中医院之名,却行中西医结合或西医之实,已经沦为“二流的西医院”。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外中医药事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可谓“墙里开花墙外香”。中医已被74个国家承认,来我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中有70%至80%是学习中医及相关学科的。在韩国,由中国传入的中医已被改名“韩医”,并申报了世界文化遗产。
2003年我国中药出口突破7亿美元大关,但这个出口额还不及日本“救心丹”一个品种。韩国仅“高丽参”一项出口就相当于我国全部中药材出口额的50%,且其价格比我国人参高出10倍左右。
随着“洋中药”的大举进入,现代化进程缓慢的传统中药产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个令人警醒的问题迫使大家不得不发出这样的疑问——明天,我们将吃谁的中药?
2006年,网上有人在征集签名,要求有关部门采取措施,让中医在5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一时间引发了全国一场关于中医药存废的大讨论。生存还是死亡?成为摆在中医药发展道路上的一句经典拷问。
市场潜力巨大
2006年是近年来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低谷。先是鱼腥草注射液因不良反应一度被全面停用,中药的安全性受到广泛质疑。接着,互联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关于废除中医药的言论甚嚣尘上。就在中医药在中国的发展走得有点步履蹒跚的时候,中医药在国外的发展却如火如荼。
“越来越多国家正在接受中药,我的留学生来自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德国等多个国家。”天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研究中心研究员哈孝贤说,“现在英国就有3000多家中医诊所,市场很大。”
与此同时,“洋中药”也开始大行其道。日本一家中药企业以我国中成药六神丸加工制成的救心丹,年销售额达1亿美元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销售到我国。川贝枇杷膏、保心安油、驱风油、红花油等“洋中药”竟将我国同类产品打得无还手之力。
据悉,目前世界植物药市场年销售额超过160亿美元,并以每年10%?20%的速度递增。目前有70多个国家制定了草药法规,上百个国家和地区已有各种类型的传统医药机构。除东南亚各国和对传统医药仍保持旺盛需求外,北美、西欧市场亦日趋活跃,非洲、阿拉伯传统医药市场也在逐渐扩大。
业内人士指出,“洋中药”的兴起,反映了国际上对中医药及传统医药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也反映了国内中药产品并不能有效地满足市场需求。有巨大产业发展前景的中药,已成为新药开发和世界医药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成为新药开发和投资的热点。一些大型医药企业全面开展传统药的筛选,研制开发新品种。如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每年从20多个国家收集4000多种植物及其提取物,进行大规模的药物研究。
目前,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纷纷在中药研发领域投入巨额资金,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2002年投入中药专项研究的经费就有上亿美元,美国企业和基金组织的经费投入则更多。全球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各种类型的中医药机构。一些实力雄厚的国外企业集团,也已经或计划在我国建立中药新药研发机构,中药研发竞争日趋激烈。
因此有人认为:“医药产业是国际公认的‘朝阳产业’,而中药产业则是朝阳中的朝阳。”
创新发展要动真格
一方面是国内中医药发展遭遇存废之争;另一方面是外国企业以研发为中心,以现代化学和生物技术解析古方,“虎视眈眈”有13亿人口的市场……中医药面临的局面,很像中医所云的“内湿外热”。
如何才能治好中医药发展自身面临的这种病症,受到各方的广泛关注,他们开始进行集中会诊,力争开出中医药发展所需要的“处方”。作为指导性文件之一,3月21日,由科技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16个部门联合制定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下简称《纲要》)出炉,对我国中医药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政府也用实际行动回应了这场“存废之争”。
十六个部门的首席发言人,科技部副部长刘燕华表示,中医药创新发展要动真格。“把握机遇,迎接挑战,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步伐,已经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任务。要及时把握经济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相互交融带来的传统医药国际化发展的新机遇,充分运用现代科学从分析向综合回归的发展趋势带来的有利条件和科技支撑,认真总结中医药发展的历史经验,对中医药的创新进行整体规划,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国际化步伐,满足广大民众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为人类健康服务。”刘燕华说。
这个继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后,又一事关中医药创新发展全局的纲领性文件,对前一阶段出现的“中医是伪科学”、“废除中医”等观点做出正面回应。
《纲要》明确指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在与疾病长期斗争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其有效的实践和丰富的知识中蕴含着深厚的科学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和人类健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继承发扬中医药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以满足时代发展和民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
同时,《纲要》认为我国中医药发展目前面临医疗保健服务能力不高、现代产业基础不强、现代科学基础薄弱三项挑战,以及实施中药现代化战略开创的良好局面、医学模式转变创造的有利条件和现代科技提供的有力支撑的三大发展机遇。
负责《纲要》起草的科技部社会发展科技司邹健强处长认为,“废除中医”论的出现,反映了随着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中医药的认识和发展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医药在几千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独立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没有学习过中医的人是很难理解的,这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和推广。因此,中医药要在新形势下实现创新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现代化。中医现代化关键在于充分利用现代医学和现代科技的理论与成果,用现代科学的语言表达传统医学的内涵。
质量、标准、品牌一个都不能少
把传统中医药“翻译”成夏奈医药语言,首先需要的就是标准体系,作为全球通用的语言,标准对于中医药的国际化与发展至关重要。
我国中药的市场占有现状,同其缺乏一套标准规范体系,很多成分以及效果“说不清楚”密切相关。我国的中医药研究长期处于低水平重复,缺乏完善的质量控制技术。在现有的制剂中,传统剂型仍占很大比例,多数外观差,服用剂量大。对于中药的“粗、大、黑”落后状况,委员们深有感触。在不少人眼中,中药似乎一直是难以下咽的代名词。
德国、日本、韩国等草药研发先进国家的制品,绝非如此。他们生产的中药以单方为主,比较能说清楚每种药物的作用。被日本称为汉方制剂的中药,大多数有明确的标准、药理研究及临床功效的数据,在生产过程中融入了现代新科技,从品质到外观均优于我国。由于中药缺少与国际接轨的一套能让人相信,并能保证安全、有效、质量稳定可靠的标准规范体系,这就造成了难以掌握国际市场上的主动权和占有权。
哈孝贤认为,中医药的标准和质量对中医药的发展至关重要。我国应该成为中医药世界标准体系制定的主体。中医药是流传于我国的医药技术,中医药走向世界不应当是按西医的标准来得到国外的认可,而是应当按照我国的标准去认可世界的中医药。
通过标准体系建设保证中医药产品质量,解决质量不稳定问题以后,实施品牌战略也是中医药走向世界、实现振兴的另一重要“药方”。现在已经有诸如丹参滴丸、银杏片等中成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得到了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的承认,成功打入美国市场。
“中药是中华民族的传家宝,但为什么我们中药的出口只占国际市场的3%?为什么我们大量出口的中药材,被日本、韩国企业深加工后,再以高附加值的产品进入中国?”神威药业董事长李振江说,目前我国中药企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和标准还不尽如人意,并且中药行业集中度很低,近年来更呈现下降趋势,说明中药企业并没有朝规模化和实力化方向发展。
李振江指出,中药产业要发展,必须走创新的道路,而且企业必须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但是,医药是特殊行业,医药行业的创新需要更高的投入,国外一个新药研究的费用动辄数亿美元,我们国内企业目前还没有这样的实力。建议国家通过必要的政策支持,帮助中药企业迅速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医药行业的散、乱、小很容易造成药品低水平仿制、质量管理不过关,以及恶意低价竞争等短期行为,不利于行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必须扶持一批实力强、质量控制和科研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加快传统中药现代化、产业化步伐,让中药加速走向国际市场的大舞台。
有了标准的支撑,治疗的保证,中医药品牌之路才能顺理成章。据悉,我国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开始着手制定中医药的世界标准体系,推动中医药的国际化之路。河北以岭医药集团董事长吴以岭说,要支持和发展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现代化生产条件的企业,尽快形成知名品牌或有望进入国际市场的产品,形成规模市场效益,这是中药现代化、占领国际市场的关键。
“只要投入足够的人力和财力进行科研,中药成分的确定、中药标准的制定并非不可能。占有了这个市场,就能够获得丰厚的回报。”著名高分子专家张俐娜对未来充满信心。
相关链接:
中医百年间三次存废之争
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始作俑者,当推清末国学大师俞樾。1879年,俞樾发表《废医论》,之后又发表《医药说》,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这也是近代废医存药思想的滥殇。
俞樾思想的影响逐渐扩大。1900年前后,思想界已出现否定五行说的思潮。到民国时期,废止中医作为当时“中西文化之争”社会思潮的一部分,在思想界乃至政界都引起激烈的争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药学被当作旧传统、旧文化一并否定。当时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如陈独秀、胡适、鲁迅、梁启超等都有这方面的言论。
在中国百年历史中,关于中医的存废问题,有过三次大规模的争论。
第一次是20世纪初北洋政府的“教育系统漏列中医案”;第二次是1929年的“废止中医案”;第三次则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医被视为“四旧”,成了清除的对象。但中医以其顽强的生命力存续至今,且在宪法中确立了与西医平等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