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就
《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
有关问题答中国政府网问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国家食品药品安全“十一五”规划》(国办发〔2007〕24号,以下简称《规划》),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便于公众更好地理解《规划》的有关内容,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邵明立接受了中国政府网的采访。
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邵明立
问:近年来发生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曾经使许多人感到担忧,有人甚至提出:什么时候才能让我们吃上放心食品、用上放心药品呀?《规划》对这个问题是怎么考虑的?
答:人民群众对食品药品安全的关注和期待,我们完全理解,并时时刻刻把它当成鞭策自己努力做好工作的动力。近年来的食品药品安全形势的确比较严峻,但和过去相比总体上已有好转。《规划》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经过五年左右的努力,在全国实现“食品药品生产经营秩序明显好转,生产、销售假冒伪劣食品药品违法犯罪活动得到有效遏制,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大幅减少”,切实使人民群众饮食用药更安全、更放心。
问:普通消费者经常到农贸市场和超市买鱼、买肉、买菜。肉坏了、菜烂了,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猪肉中是不是含有瘦肉精,蔬菜中农药残留是不是超标却无法判断。如何解决这一问题?
答:对食品安全的把关,主要靠政府有关部门和食品生产者、经营者,对已上市食品的质量安全把关,则主要靠有关部门的质量抽验。《规划》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大力加强对大中城市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鲜活农产品的质量抽验,包括鸡、鸭、鱼、肉和各种蔬菜,并且要使鲜活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合格率在“十一五”末期达到95%。
此外,《规划》还明确要求,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范围要不断扩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要及时处理,已上市的不合格食品要坚决召回,并明确规定:到“十一五”末期,全国的食品安全信息监测覆盖面要达到90%,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处理率要达到100%,食品召回覆盖面要达到80%,对食品生产企业的全国专项检查覆盖面要达到90%。
当然,全面提高食品安全水平,还必须同时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其他有关方面抓起。为此,《规划》从加强食品安全监测、提升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水平、完善食品安全相关标准、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和重大事故应急体系建设,以及继续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等12个方面对“十一五”期间的食品安全工作作出了周密部署。
问:以云南、贵州的一些偏远地区农村为例,那里的许多小山村离乡政府都有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离县城就更远了。《规划》对如何保障这部分群众的用药安全是如何考虑的?“十一五”期间药品安全工作将如何开展?
答:我国有8亿农村人口,其中很多农牧民生活在环境艰苦、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这些偏远地区的农牧民看病或买药往往需要跑很远的路,药品质量也没有保障。近年来,随着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这种状况已经有所改变。为进一步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农村的药品安全问题,《规划》明确提出,各地要继续大力推进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到“十一五”末期,农村的药品监督网覆盖面要达到100%,农村的药品供应网覆盖率要保持在80%以上。也就是说,到“十一五”末期,由各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及其聘用的药品协管员、信息员形成的药品监督网要覆盖到每一个行政村,以药品统一配送为主要模式的药品供应网要将药品配送到80%以上行政村的药品专柜和村卫生室,使广大农村包括偏远地区农村的群众都能就地或就近买上安全可靠的放心药。
大力提高药品监管水平包括药品检验能力,是全面提高我国药品安全保障水平的重要基础,为此,《规划》还明确要求,到“十一五”末期,对于现有国家药品标准的独立全项检验能力,省级药品检验机构和口岸药品检验机构要达到100%,市(地)级药品检验机构要达到80%;国家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归口产品检验能力要达到100%,省级医疗器械检验机构对市场常规产品检验能力要达到95%以上;药品监督抽验覆盖面要由现在30%提高到80%。
此外,《规划》还从提升药品安全监管水平、规范医疗器械安全监管、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进程等6个方面周密部署了“十一五”期间的药品安全工作。
问:有农村的朋友问,城里超市、商店的生熟食品都显得干干净净,标明了生产时间、产地,还有工商部门管着,而农村小食品店和走街串巷的小贩所卖的食品谁加工的都有,而且隐患很大,如何保障我们农民的食品安全?
答:农村的食品加工小作坊多,一些不法商贩又常常以低廉的价格把假冒伪劣食品销往农村,对农民的食品安全造成隐患。为此,《规划》对“十一五”时期农村的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作出部署,要求紧密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加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逐步建立起农村食品现代流通网、社会监督网和监管责任网,全面提升农村的食品安全保障能力。现在,这项工作已经在浙江等地区取得一定进展,很多行政村都已经有了通过现代物流进行统一配送的“放心食品店”,每件食品上都有标签,发现问题可以追查,对农村食品安全的监管责任也初步落实到基层政府和有关部门。如果这项工作在各地农村都得到进一步落实,农村的食品安全就会迈上一个新台阶。
此外,为了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行为,确保城乡人民用药安全,《规划》还要求重点开展高风险品种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进一步提高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粮、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产品等重点品种及种植养殖、生产加工、流通及消费重点环节的食品安全水平。同时,将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食品企业的日常监管,探索农村小型食品生产加工、经营企业的有效监管模式,有效遏制使用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和无证照生产加工食品的违法行为。
问:不少群众反映,他们常常无法及时从政府部门得到权威的食品安全信息,比如“红心鸭蛋”到底能不能吃?吃了会有多大危害?一些网站和小报上发的消息倒是不少,可又不知能不能相信?
答: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要使广大群众对食品药品消费有安全感,既要努力解决影响食品药品安全的突出问题和重要隐患,又要努力实现食品药品安全信息公开。食品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构建食品安全信息体系,也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和基础设施,建立国家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形成包括国家、省、市、县四级食品安全信息网络,建立高性能、易管理、安全性强的食品安全动态信息数据库,加快建立食品安全信息统一发布制度。对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的信息化,《规划》也作出了具体部署。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在加快推进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规范和扩大药品安全的信息发布,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从今年7月开始建立的每月定时定点新闻发布制度,就是我们加快和扩大药品安全信息发布的重要措施之一。
问:如何理解“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企业责任意识”这一提法?
答:为保证“十一五”期间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发展目标和各项部署得到落实,《规划》明确提出,要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强化企业责任意识。完善安全责任体系,就是要按照“地方政府负总责,监管部门各负其责,企业作为第一责任人”的要求,建立健全食品药品安全责任体系。地方政府要加强对食品药品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定期分析评估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有效处置安全事件。各有关部门要依据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形成完整的监管链。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要强化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内部管理,坚持诚实守信,积极履行和承担食品药品安全责任。安全责任体系落实了,食品药品安全才能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