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家“三部曲”
坑蒙拐骗起步
一位在医疗行业沉浸多年的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详细讲述了莆田系的发展轨迹。
“第一个阶段是租赁阶段,医院房子和设备是租,医生是临时聘用,开办成本很低。然后就是大打广告,造一些假信息,比如把主治医师说成是北京什么大医院的教授、专家等。下一步操作,就要分两种情况,如果医院品牌做响了,就扩大经营,如果办砸了,换个地方再搞。”
“当时承包科室很容易的”,该人士告诉记者:“只要价格合适,我们就可以租到科室。”据介绍,当时莆田系承包的科室大多都是公立医院视为“鸡肋”的皮肤科、妇科之类,后来扩展到骨科、体检中心等。
当时,国家对公立医院的投入逐年减少,通过将一些“又脏又不赚钱”的科室外包,公立医院甩掉了包袱,游医们则找到了公立医院这棵大树,从此登堂入室摇身一变成了正规军。
被承包的科室一般独立收费、独立营销、独立运作,每月向医院缴纳一定管理费,一般是事前约定好的固定金额再加上一定比例的提成。其中最重要一个环节是:送一定比例的股份给医院领导或主管部门,使其成为股东之一,这样就和医院领导结成利益共同体。
“科室承包为不法分子利用虚假医疗行为骗取钱财提供了温床,导致老百姓对民营医疗机构的不信任。”对时代周报记者提及这段历史时,北京北亚骨科医院院长肖正权仍然耿耿于怀。
第二个阶段是托管阶段。被托管的医院,大多是经营状况很差,长期投入不足的一级医院或企业医院,员工只有几十人,病床也不多,但它承担着当地居民或企业职工最基础的医疗保障任务。按照要求,托管方必须保持医院基础科室的完整,但出于经营效益考虑,以及对“大专科小综合”模式的了解,托管方会投入资金购买先进设备,重点发展利润比较高的科室,这必然导致对眼科、外科等技术要求高、医疗风险大、利润空间小的科室投入不足,长此以往,就无法满足当地居民基本的医疗需求。
“这些医院一般走的是低价策略的路子,收费比公立医院要低一点,甚至减免部分价差费用,还提供免费接送服务,营销上主要靠广告,服务的也是低收入人群。”
第三个阶段是自建医院阶段。2000年前后,随着政策的进一步开放,完成了原始积累的莆田系老板开始自己建医院,一部分是专科医院,一部分是综合性医院。
综合性医院以“大专科小综合”类型为主,以临床科室中的妇科为例,大专科就是包括治疗、临床、手术和护理在内的大妇科,为了配合妇科治疗,医院至少还会开设内科、外科、耳科、麻醉科和中医科等科室,这些临床科室再加上由放射科、检验科和影像科组成的医技科室,称为小综合。
很多人还在低端市场厮杀时,一些转变也在悄悄改变,现代女子系(林氏)的成功让更多老板看到品牌的力量,一时间,五洲女子系(黄氏)、新东方女子系(陈氏)、玛利亚女子系(詹氏)一一亮相。这些医院的服务对象不再是低收入人群,他们提供酒店式的服务,收取同样高额的费用。
另一些实力雄厚的老板,则花费重金买断大型综合医院,或是砸重金自己新建综合性医院。中屿集团投资6亿元兴建的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就是“莆田系”追求大综合医院转型的一个案例。
这种“大综合”医院的路径正在成为莆田系未来的一个方向。
渗透产业链两端
除了传统的赢利模式外,莆田人把投资向上游延伸,扩展到药品制造和医疗器械制造等医疗相关产业。产业链的延伸,为莆田人获取更大的产业链利润提供了更大空间。
近十年来,全国各地医疗厂商和医药代表都利用莆田医疗人集中回家过年的机会,云集东庄镇寻求洽谈业务,缝年末即自发形成了一个医疗器械药品交易市场,交易额达到10多亿元。这让莆田人看到了更大的利润拓展空间。
以詹氏为例,除医院外,詹氏家族的医疗版图早已向产业链两端延伸。据时代周报记者了解,中屿集团是一个集医院投资管理、生物药品开发、医疗设备销售、基础工程建设等多元化的企业集团,下辖上海奥琪实业有限公司、重庆兴渝药业有限公司、上海拓能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莆田中屿水利建设有限公司、厦门中屿基础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中屿旗下一家名为北京民众集团的公司,不仅有北京民众医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还包括北京民众伟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福建民众医疗器械厂、民众医疗救助基金会等多家产业。
此外,广告行业是莆田系资本最早进入、与医疗投资一直相生相伴的产业。在广告业基础上,部分莆田系资本,如天枝集团,甚至进入了影视行业。同时,莆田系也开始染指酒店行业,如黄氏在北京地区投资不少酒店。
知情者透露,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后,莆田系民营医院还用一种更加隐蔽的方式获得更多利益。“比如说,莆田系的一家药厂,将某个药品换个剂量、名称和包装,然后拿到药监部门审批、生产,然后再把这些药推广到与药厂相熟的莆田系民营医院中,原本这个药价是2元,现在卖200元。因为这个药只在熟悉的医院里销售,别的医院没有出售,因此患者没有选择余地,也不知道价格高低。因为这些医院是一个体系,也不会互相压价竞争。
据了解,有些莆田人在医疗器械领域,也是采用同样思路推广。
独特的防火墙
没有人不喜欢展示自己的强大。世界上任何一家企业,在自我介绍时,通常都回把自己所有的控股、参股公司和分公司一一罗列,惟恐遗漏,但这对于“莆田系”医疗企业,却绝对是个例外。
据曾经在陈氏集团工作过的一位高层人士介绍,除了西红柿集团直属的医院,陈氏旗下的医疗集团至少有14家,每家医疗集团都有独立法人,每个医疗集团下面又有不少医院,每家医院也都是独立注册,有独立的法人代表,独立经营运作。即使是同一医疗集团下不同医院的员工,也不知道自己为同一个老板打工,更别说不同医疗集团之间了。
“即使我告诉你这家医院就是陈氏集团的,你去查吧,但从法律角度,你根本查不出他们之间有任何关系。”一位知情人士说。
当记者问及为什么要做得这么隐蔽时,该人士表示:“这主要是出于防范风险的考虑,一旦某一家医院发生了事故,最多也就是这一家医院关门了事,而不会牵涉到其他医院。”
不过,该人士再三强调,“这是以前江湖游医的‘短、频、快’模式,由于政策管制和市场需求,现在新开的医院,都比较看重长期效益和规模经营。华美整形、新东方系列,都是走的高端的专科品牌连锁经营路线。”
外资兵临城下 莆田郎中浴火重生
据最新消息显示,国际金融公司(简称IFC)目前已与中国一些私营医院展开合作。
IFC虽为金融公司,但其业务涉猎范围极其广泛,如今投资医院这一举动又将引领一些国际资本的新动向。
面对海外医疗资本大鳄的蠢蠢欲动,这让带着原罪的莆田民间医疗资本的转型既急迫、又艰难。
百倍市场增长空间
无论对于境内资本还是境外资本而言,近几年火爆起来的中国民营医疗市场拥有巨大的投资空间。
2003年以来,财政对卫生投入的增幅平均每年都在20%以上,2007年中央财政卫生投入在2006年增长65.4%的基础上,又增长了86.8%。
更吸引资本眼球的是,目前中国医疗产业约占GDP的5.5%,而美国这一比例达15.5%,其他欧美国家在8%—10%之间。
就规模而言,中国医疗市场规模仅相当于美国的5%,如若达到美国市场的水平,那么中国与医院相关的医疗服务业将有100倍的提升空间。
今年是中国承诺允许外资综合性医院进入内地医疗服务市场的第一年,早就觊觎中国市场的海外医疗机构很可能蜂拥杀入,曾经依靠坑蒙拐骗起家的莆田系医疗资本的转型已然刻不容缓。
民营医院内忧外患
民营医院转型能否成功,在于医院掌控者的能否先期转型,能否把握时机,敢于打破思维定势,敢于承担转型的风险和成本。
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大学商科专业出身、Q名“桂圆”的莆田人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按经营模式划分,我算是第二代,第一代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承包科室,第二代主要是走品牌路线。我们这一代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不少人本身就是学医的,然后再做医院管理,还有一些人在国外念了博士,回来在家族的医院工作。”
“桂圆”说,以前的经营模式注重“短、频、快”,企业没有长远的发展目标,也没有品牌观念,只要能生存下去,能赚钱,就万事大吉。在桂圆看来,“以前的模式确实积累了巨额财富,但现在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否则就会被市场淘汰。
转型很艰难,首先社会上固有的对民营医院的看法很不好,要消除这些偏见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没有任何捷径可走,就是老老实实把病看好。自建医院、独立品牌、长期效益。”
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总经理告诉记者:“客观环境不利于民营医院升级转型,税收、医保、人才等政策都不平等,让我们根本没办法和公立医院公平竞争。
还有,民营社区医院的医疗诊断在公立医院得不到认可,患者即使转诊到了大医院,还要重新检查。所以很多老板宁愿开些赚钱的妇科医院,不愿意做综合的社区医院。”
“此外,我们的一些做法,能否得到家族或老板的支持,也是关键。两代人之间经营理念不同,我们认为正确的,他们并不认同,医院是老爷子们的,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的想法很难实现。”桂圆认为,民营医院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符合国家政策的指导,符合老百姓的需要,作为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补充,走社区、农村医疗路线;另一方面可以走保障体系外的高端医疗服务和研发性医疗。
“很多人推崇美国模式,但这一模式不一定适合中国内地。现在的情况,和十几年前的台湾很像,台湾的社区连锁医疗已经有十多年历史,非常成功,我们可以向这个方向发展。”
求解转型瓶颈
面对外资的虎视眈眈和公立医院的政策优势,在夹缝之中生存的中国民营医疗资本,将如何转型?
广州仁爱医院一策划人士表示,国外绝大多数私立医疗机构,都走高端市场,或者做特色的专科医疗。普通人到公立医院就诊,个别有钱人则到私立医院享受更好的服务。
而在中国,大多数民营医院则恰恰相反,要么是捡公立医院的剩饭,要么靠虚假广告招揽顾客。
民营医院理应有两类,要么是资金雄厚且做好长期投入准备的高端医院,要么是技术力量雄厚、特色鲜明的专科类医院。
该人士称,在服务定位上,由基本医疗转向特需医疗,展开差异化竞争,转向提供高端专科医疗服务,向大专科小综合方向发展,不要走入“小而全”的误区。
在资本结构上,由原始积累转向投资多元化。具有一定规模和商业信用之后,有些民营医院开始获得银行的贷款,靠直接融资把医院做大,但还贷压力和风险都很大。
目前一些经营比较成功的民营医院,已开始扩大间接融资,使资本多元化。
曾有人称,今后国家的医疗机构将出现5个层次:平价医院、基本医疗保险范畴医院、高收入的白领医院、针对境外人士的豪华医院和顶级的奢侈型医院。
现在看来,面对实力雄厚的公立医院,以及不是医保定点医院的劣势,民营医院将向后三者靠拢,而将自身定位于高端人群,无疑需要雄厚的资金做支撑,因此,如何通过资本市场谋求更快发展,在即将到来的竞争大战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莆田系各位领军者的“心病”。
由于银行贷款和发行债券的困难,莆田的资本大佬大多青睐上市。记者了解到,林氏的博爱集团正计划在海外IPO,而天枝集团则打算借壳上市。
据接近天枝集团高层的人士称,林志诚一直在考虑上市,但不是为了上市而上市,而是出于理顺产权关系、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促进集团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
旧有的模式对莆田系继续发展的不利影响正在逐渐释放,但新的思路新的变革往往受到家族势力的阻挠而不能顺利实施。
可以说,“莆田系因家族因素而成功,也因为家族因素而陷入发展瓶颈”,因此,通过上市重组,让一部分家族成员持股退出管理层,以利于引进具有新思想、新知识的成员,促进企业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