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报记者 李莉 实习生 黎康维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2008年1月至6月期间各省(区、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监测到的违法情节严重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进行了汇总,并于日前发布。
记者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了解到,包括东方之子牌双歧胶囊(双奇)、糖人贴等在内的药品,由于违法情节严重纷纷上榜。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多次通报这些产品,也是消费者投诉举报的重点。针对以上情况,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表示,将会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移送查处,并提醒市民不要轻信这些广告内容。
而保健食品广告发布情况显示,目前发布违法广告的保健食品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类产品:一是“辅助调节血糖”、“辅助调节血脂”类保健食品,通常宣称可以治疗、治愈高血压、高血糖;二是“改善记忆”类保健食品,通常宣称可以在短时间内显著提高孩子的记忆力、反应力、判断力;三是“免疫调节、辅助抑制肿瘤”类保健食品,广告中通常含有不科学地表示产品功效的断言和保证,严重欺骗和误导消费者;四是“增强免疫力”类保健食品,广告中通常含有利用消费者和医疗机构的名义为产品功效作证明的内容。
相关报道
网上打假揪出第四批网上黑药店
“‘内清脏毒,外疗肌肤’的特效牛皮癣药物”……这些虚假药品今后将无从藏匿。日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2008年第4期互联网购药安全警示,公布了40个发布虚假药品信息、销售假药的网站名单。违法网站已被移送通信管理部门进行查处。牛皮癣、糖尿病、乙肝这些“疑难杂症”占了本次公布假药名单的一半以上。
消费者可以登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浏览“网上购药安全警示”栏目进行网上“打假”。
时报记者 李莉
专家提醒
乙肝用药切忌三个误区
日前发布的《乙肝患者现状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乙肝疾病在治疗方法上仍存在以下四大误区:1.有近50%的受访者错误地认为“保肝治疗最重要”;2.三成受访者认为乙肝“可以痊愈”;3.两成受访者认为“只要肝功能正常,就没有传染性”;4.5%的受访者甚至极端地认为,乙肝“基本上治也等于白治”。
面对如此大的认知落差,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高志良教授表示:“乙肝抗病毒绝不是一条坦途,但只要我们选择正确的药物、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案,并且坚持到底,就一定可以走上一条希望之路,最终实现停药。患者们一定要有信心。”
据高志良教授介绍,我国的乙肝抗病毒治疗正在走上正轨,但需要注意的是患者对抗病毒治疗还有很多误区,包括抗病毒的疗程以及停药时机等。
误区1:抗病毒需要终身服药
大多数患者认为乙肝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需要终身服药。这种错误的观念一方面影响了患者的情绪和生活质量;一方面也让不少患者把抗病毒治疗视作“不归路”。 高志良教授指出,抗病毒治疗不等于终身服药。“根据最新的《2008年亚太肝病学会慢性乙型肝炎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指南》),e抗原阳性病人治疗后如果实现了“双达标”,即血液中的HBVDNA检测不到,同时e抗原发生血清学转换(e抗原消失、e抗体产生),此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两次都达标,就可以考虑停药。”近年来的临床数据表明,有一些抗病毒药物如替比夫定等,在抑制HBVDNA和促进e抗原转换方面均有优势,更有助于患者实现“双达标”。
误区2:停药越早越好
许多患者有决心和乙肝病毒打一场“持久战”。但对于这场战斗究竟要坚持多久,缺乏科学认识。高志良教授表示:“抗病毒治疗要有耐心,能够停药当然好,但前提是必须完成足够的疗程,达到预定的治疗目标。”《指南》要求,e抗原阳性病人实现“双达标”后要坚持治疗至少1年,并定期复查。至于e抗原阴性的病人,按照我国的指南和国际上大多数指南的建议,基本疗程应坚持两年半。
误区3:希望能够按时停药
高志良教授强调,上述疗程只是针对理想状况。临床上有患者抱怨,为什么有的病友两年就治“好”了,而我却没能按时停药。事实上不同病人的病情各异,治疗效果也不一样,停药时间不能一刀切。临床上可通过“路线图”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