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背景
“小病进社区”北京推行历程
2006年,北京市卫生局提出“小病进社区,大病(转诊)去医院”口号,鼓励居民遇到感冒、发烧等“小病”,不再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就近在附近社区拿药治疗,同时,鼓励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在社区接受全科医生的疾病管理和健康指导。
2008年12月,北京市卫生局曾公开表示,计划在2009年年底前,通过医保报销政策的限制,实现北京参保居民看病,全部实行社区首诊,否则不予报销。
今年1月1日开始,社区首诊政策首先在25万参加“一老”医保的老人中试行。这些老人患危急重症可直接到大医院看急诊,但是平常疾病必须先到社区医院就诊,没有社区医院转诊单而直接去大医院就诊的,医药费将不予报销。
本报讯 在即将正式启幕的北京医改中,被提及了近三年的“小病进社区”概念,因缺少大医院的改革配套,难以发挥“疏导患者合理就诊”实效,将在大医院和社区的诊疗共同体中得以重新诠释。
昨日,北京市卫生局局长方来英接受本报专访,阐述正在筹划中的北京医改思路,称改革关键是建立从社区卫生站到三甲大医院相同的疾病诊断标准,“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按患者的病情需求配给相应级别医生和适宜的医疗资源”。
优势医疗资源供不应求
“北京医改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过度医疗需求与有限医疗供给之间的矛盾。”方来英坦言,虽然北京聚集着全国最丰富的三甲医院,优秀的医学专家和高水平的医疗技术,可这些优势医疗资源,面对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人群,仍捉襟见肘。
“那些彻夜排队等待一张专家号的患者;蜗居在大医院附近的出租房里,等待一张床位收治重病孩子的一家老小;还有花高价从票贩子那里买专家号的患者,作为首都卫生系统,都无法拒绝。”方来英说,既然无法拒绝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那么,北京医改的关键,只能是整合、“解放”并拓展北京现有的优势医疗资源。
不再强制专家支援社区
“什么是小病?什么是大病?拔牙也可能出人命的。这些医疗系统内部都很难规范、明确的东西,不可能以强制手段施行,百姓也不认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和其他医疗卫生界的政协委员,曾明确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小病在社区首诊,大病再转诊到大医院”等改革“口号”,提出质疑。
如今,这些被认为过于追求“形式”的“一刀切”之举,将在北京新医改中得到“矫正”。方来英表示,目前已经明确,公立医院改革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是紧密联系的一体,未来北京医改的一大探索,就是构建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之间的“共同体”和畅通“转诊通道”,而之前以行政命令手段,强制大医院专家对口支援社区的方法将取消。
社区和大医院统一标准
“增强社区的医疗水平,不是让大专家定期到社区看感冒,而是要把大医院内的诊疗规范与社区共享。”方来英说,目前公众争议最多的“看病难”和“专家号”,也将通过改革,让患者不再排队,在社区卫生服务站即可接受与大医院统一标准的规范诊疗;腾出更多时间和精力的大医院专家,须在本职岗位上,明确承担基本医疗服务职责,以低廉的诊疗收费甚至“免单”,接诊疑、难、急、重症患者,以维护基本医疗的公益性。
北京医改方案还将出台具体政策,鼓励专家在完成基本医疗服务之后的业余时间,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意愿,兼任完全遵循市场规律的医院“特需服务”,或应聘社区坐堂行医,抑或吸引社会资本自己办诊所办医院,满足更多患者对专家的求诊需要。
按病种预付费筹备试点
建立大医院与社区一体的转诊通道,分级诊疗,有助于提高医疗效率,间接降低患者的医药费用。但群众反应强烈的“看病贵”,长久以来已成为医患之间矛盾的“凝胶”,亟须远、近、长、短多种惠民政策和改革探索并举,最终让普通人感受到“医疗支出明显”下降的实惠。
在北京医改中,试点按病种预付费,直接控制整体医疗费用的发生和规模,已成为医疗卫生“供方”和医疗保险管理部门———“需方”代表的共识。
按病种预付费的原理,是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机构,代表患者与医疗机构“谈判”,确定每种疾病的治疗成本和合理收费额。方来英认为,这也是今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鼓励各地探索建立医疗服务由利益相关方参与协商定价”一层涵义的体现。
方来英介绍,目前北京一家三甲大型综合医院正筹备试点病种预付费制度:先测算出全市各医院在治疗某一种疾病的收费情况,计算出一个平均值。再考虑患者的年龄、疾病严重程度、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将情况类似的患者分成一个诊断相关组,不同的组各对应平均值换算出一个系数,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收费定额。比如,一个年轻人患阑尾炎,诊断无并发症,医院按照诊断分组的收费为4000元;同样一个患阑尾炎的老人,因为年龄大,还伴有严重的并发症,诊断分组收费则需要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