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医疗健康 >

公众不进调查组 砒霜门不可能有真相

时间:2009-12-16 05:54来源:南海网 作者:三人的路
  

  在农夫山泉“砒霜门”事件中,至今仍是一片啼笑皆非的混乱。

  海口市工商局认为,自己只是对检测结果的发布,对检测结果正确与否并不负责,将“皮球”踢给了作为检测方的海南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而省检疫局指责海口市工商局“不知拿检测结果去干了什么”的时候,坚信自己的检测结果,却被国家检测所否决。按照《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应有卫生部门来发布,而非工商,否则就是“狗抓耗子”。但是,海口市工商局认为,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作为监管商品流通环节的工商部门发出消费警示,应是当然之义。何况众所周知的是,卫生部门又何曾抓过“耗子”?孰料未几,海南省工商局出面说,工商部门确实无权发出消费警示。最后,连海口市工商局长的正常人事变动,都被捕风捉影地解读成了问题调任。

  不过在眼花缭乱之际,我们发现,看似混乱不堪,实则条分缕析。

  因为无论是“法律打架”、部门利益的纠葛,还是上下级的翻脸,症结都在一处,正如司马迁说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从利益分配的角度来观照,就很好容易看明白这一次的乱局。不过同时,在这“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繁复表演中,我们又发现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公众的声音很大,可力量很小,他们始终被排挤在“围城”之外。尽管在“围城”里,各方角力不止,众声喧哗,恶语相加。

  工商部门是以公众食品安全问题的守夜人、代理人的身份,进行市场监管的。但守夜人、代理人本身也是有人格、有利益诉求的。如果监管出了问题,是不是该让公众走上前台?利益的核心角力场里,公众的代表不能缺席。但事实是,在“砒霜门”发生后的“黑匣子”信息掌控上,工商、质检、企业和公众之间恰好是“三缺一”。当然,公众仍然在外围在艰难地表达,却始终无法突入核心区间。那么,难道我们就没有理由担忧工商、质检和企业会以调查、和解等名义形成“三头同盟”,来绑架和肢解公共利益吗?

  所以,令人感到悲哀的是,直到现在为止,我们仍然不知道曾经发生了什么,也不知道工商、质检、企业之间正在发生着什么?“砒霜门”真的就只是政府和企业之间玩的一次“过家家”吗?为什么没有一种胸怀,让公众代表进入调查组?各方都高喊“要真相”。可是,没有公众的介入、见证,最终公布的真相真的就是真相吗?始终是一道不透明的铁幕,公众始终是一种群情激愤的看客。在事关每个人的安全问题上,公众的这种无所事事的身份、这种无力感,并没有随着21世纪的到来而有什么改变。

  事到如今,在这次严重的信任危机面前,倘若再无公众代表的深度介入,信息的权威性就不可能重建。当然,“信任废墟”上的混乱就只会延续,疑虑也不回消除——每一个人都可能遭遇“砒霜门”。

  没有真相就没有和解,没有忏悔就没有宽宥。说实话,我们至今无法谅解这一切。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