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执法人员在农村食品市场开展整治活动。
工商总局:确定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年
2007年,国家工商总局把农村食品市场作为强化农村市场监管的重点,开展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切实保障农村食品市场消费安全。
农村食品市场整顿将围绕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加大整治力度。其整治重点是:加大对农村食品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规范经营主体资格;加大对农村城镇、集镇、乡村举办的食品交易会、庙会和旅游景区景点、车站、码头等重点区域经营食品的监管力度,严格规范经营秩序;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各类食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个体商贩、小作坊、小商店、小食品店、小摊点、小餐馆的监管力度,狠抓重点场所和经营者的整治,严格规范经营行为;加大对消费者反映强烈和与农民群众日常生活消费关系密切的食品品种的监管,突出抓好粮、油、肉、蔬菜、酱油、食醋、禽蛋及其制品、饮料、糕点、奶制品等品种,切实保障食品质量,严格规范食品质量准入行为;加大案件查办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经营食品,以及利用农村作掩护印制食品假包装、假标识、假商标等违法行为。
同时,国家工商总局还大力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示范店建设,发挥引导和示范带头作用,推进农村食品安全监督点和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建设,加强农村消费维权网络建设,及时受理和处理农民消费者投诉、申诉和举报。
市场里,检测员每天都对上市的50多个品种菜蔬进行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封存、追查,并上报跟踪处理,确保市民食菜安全。
农业部: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2007年,农业部在全国实施发展现代农业十大行动,为农民办理16件实事,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其中“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加强行动”将加强农产品生产环境、农业投入品和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加快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推行农产品产地准出制度和质量追溯制度,着力强化农产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的全过程监管;抓好源头治理,强化农药、兽药和添加剂的规范使用,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等。同时,农业部还将加快推进标准化示范县(农场)建设,启动实施产地准出制度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规划,重点建设部级专业性质检中心;推行包装标识制度,抓好转基因食品、液态奶等农产品标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和添加有害化学物质行为,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重要保障。
“三绿工程”试点肉菜市场举行咨询活动,主妇们对如何识别病坏肉类和放心肉特别有兴趣。
商务部:“三绿工程”下乡净化农村市场
商务部对农村食品市场安全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市场食品安全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散装食品比较多,有超过50%的农村市场经营散装豆制品、散装干果、散装糕点、散装熟食,有超过30%的市场销售散装酒、散装酱油、散装醋;供货渠道不清楚,三无产品在一些偏远地区还有一定市场;部分市场没有配备速测仪、陈列冷柜和保鲜设施等。
为加强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商务部等13个部门决定要把推进“三绿工程下乡”(“三绿工程”指绿色消费、绿色市场、绿色通道)作为当前农村流通领域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来抓,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到活动中来,努力解决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食品消费安全问题,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农民,树立生产安全农产品的意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教育农村食品经营者和食品供应者,增强食品安全意识,合法经营;引导农民利用法律武器与不法行为作斗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二是加强农村市场食品安全监管。要不断完善各种监管制度,提高监管人员的监管水平和执法能力,加大对黑加工点、三无食品生产点等的打击力度。
三是加强农村食品市场准入及相关管理制度建设。逐步在农村市场建立起食品市场准入制度,完善索证索票、购销台账、散装食品管理、过期食品处理以及市场检测等相关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