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长效监管模式
近期,厦门市质监三分局积极推进“公司+散户+标准化”模式,建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长效监管模式。三分局辖区翔安区马巷镇是重点区域,而集中在马巷镇黎安村生产的淀粉则被列为重点产品。尽管生产水平普遍不高,但却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远近闻名。针对这部分具有一定规模,且有取QS证意向的小作坊,质监三分局采取了加大帮扶力度,给予政策、技术支持的做法。经过前期调研,认为可以利用一些小作坊生产加工场所相对集中、经营者相互熟悉的特点,在这些小作坊中推行统一生产,联合经营,分散销售,即“公司+散户+标准化”的经营模式,扶持马巷镇淀粉制品行业小作坊的发展。
10月14日,联系三分局的两位分管领导于国胜副局长、曾琳副局长来到翔安区马巷镇,对马巷淀粉加工企业的整治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他们查看了三家淀粉加工厂的生产场所、原材料及成品仓库后,对发现的问题要求企业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对部分已进行整改但未到位的设施还提出了具体的改进要求。在了解到淀粉加工业主拟新组建的公司还未办理相关证照时,曾副局长立即敦促他们前往工商、卫生等部门进行办理,同时要求分局加大帮扶力度,在推行过程中给予各企业以必要的协助,加快推进小作坊专项整治的工作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