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小长假的近郊乡土旅游火爆非常。一些旅游业内人士呼吁:乡村旅游目前鱼龙混杂,数百亿元市场潜力亟待相关部门的规范。
2小时半径:乡村游潜力巨大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很多旅游者都选择了“农家游”“乡土游”“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
记者在被誉为“世界第五长寿之乡”的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采访时发现,随着百色—南宁高速公路的贯通,巴马通往南宁的时间从原来5个小时缩短到3个多小时,以长寿和健康养生为核心的乡村旅游市场正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关注。
苏州大学区域经济发展博士曾凡贞认为,目前乡村旅游已经开始遍及我国所有地区。从旅游时间上看,乡村游的范围应该是2小时—3小时的出游半径,这种旅游方式的存在将大大丰富我国居民休闲娱乐的需求。他预计,乡村游在未来3年—5年时间里,蕴藏着数百亿元的市场潜力。
旅游休闲专家认为,我国旅游资源大多集中在农村、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已较完备,具备了开发旅游产业的条件。目前乡村游已遍布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各地因地制宜,创造了包括城郊休闲度假、少数民族村寨游、农业生产体验在内的多种乡村旅游模式。
“农家乐”暗藏三重危机
然而,一些业内人士认为,目前由于我国旅游、质检、卫生、交通等诸多部门缺少对“农家乐”“农家游”的监管引导,这类短途旅游暗藏三重危机。
——食品安全危机。
不少旅游者比较乐于成群结队地在旅游中选择“吃农家饭,品农家菜”。一些旅游者甚至现场购买农民还在饲养的猪、牛、羊、狗等牲口,要求农户现场宰杀后集体大快朵颐。
常年从事医疗卫生监管工作的专家金志仁认为,这种做法实际上隐藏着不小的问题:现场宰杀的牲口很少经过检验检疫部门的检疫,其中暗藏的疾病游客甚至农户也无法分辨出来。而农户家中的碗筷也缺乏正规的消毒措施,没有卫生防疫部门的监管,很难达到与大城市相提并论的消费要求。
——景区安全危机。
从广西东兴的榕树头海鲜点,到桂林周边县区蓬勃兴起的小型旅游景区……旅游者所到之处,几乎都会面临着实实在在的停车难问题。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大部分乡村游客旅游归来,都在抱怨景区停车难,停车场缺乏安全保卫人员。
“‘农家游’不少景区是村集体或者乡镇自行开发的,旅游景区的设置、安全设施的规划甚至最基本的导向牌都没有,让游客进入其中就像是无头苍蝇瞎转悠,人流量大的时候特别危险。”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从事旅游开发的行家叶梓民说。
——服务提升危机。
点的菜两三小时都没上来,车被堵住好几个小时找不到堵车的车主,山上的猴子被说是自家养的却频频袭击游客……这些看似“乐趣”的经历,给不少有过乡村游的客人心里“添堵”。
曾凡贞认为,乡村游发展了五六年时间,服务提升依然是最大难题。城乡之间的价值观念、文化差距,导致乡村游在旅游资源优势显现的同时,服务“短腿”也在不断凸现。他说:“国际旅游业界公认,超过80%的旅游利润来自‘回头客’,而目前我国乡村游这一比例甚至不到10%。这样的状况值得反思。”
监管亟待到位 市场仍需规范
乡村旅游从总体上看还是一个尚未规范、管理滞后的市场。一方面,乡村游服务质量和游客安全难以得到保障,另一方面,现行的旅游行政管理规定,也限制了乡村游向组织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专家认为,乡村游由于游客参与性、体验性强,服务价格低廉,深受城市居民欢迎。但乡村游市场却仍是一个尚处于自然发展的状态、缺乏管理的市场,活动单一、规模较小、组织较松散,这些瓶颈问题严重制约了农村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当务之急,应从几个方面进行监管和规范,促进市场稳定发展。
组织推动。包括景区推动,以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吸收周边乡村的农民参与旅游接待和服务。
政府推动。由政府主导进行乡村旅游的规划设计,投入资金,开发核心景区景点,吸引社会资金投入,引导农民参与旅游接待服务。
公司推动。即“公司+农户”的经营方式,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经营能力的企业,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指导、组织村民开展民族风情、文化旅游活动。
精心规划,强化监管。注重整体性和连续性,充分考虑地方的自然和文化特性,避免盲目发展。抓好规划落实,政府不仅应投入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公共设施等,更应将此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同时监管好每一个乡村旅游的细枝末节,强化对旅游从业人员和乡村旅游集体的培养。
突出特色和自身优势。比如突出乡村的传统文化优势,挖掘古村、古镇的文化内涵,包装具有特色的传统乡土工艺技术;突出体现地方民族特色,在建筑、服饰、饮食、歌舞乃至旅游活动的设计等方面,尽可能体现出民族风貌、风情、习俗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