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砷超标”事件的七个问号
中国质量万里行杂志
文/特约新闻观察员 彭 燮
岁末年初贺岁档,总得有几部搏人眼球的大片横空出世。今年的特别之处在于,这股贺岁档之风还刮进了现实,刮进了食品饮料行业。电影院里有《三枪拍案惊奇》,生活里也有真实版的“砷超标”版拍案惊奇,一样的惊悚悬疑,一样的令人摸不着头脑,不一样的是前者导演无人不知,后者导演至今无从考证。
从2009年11月24日到现在,看似本次事件已经有了一个“复检合格,可放心饮用”的结案陈词,但实际上,还有更多的困惑和问号萦绕在我们心中,久久挥之不去。
问号之一:
违规操作为何一而再,再而三?
从已经得到确认的事件发生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相关执法部门在此次事件当中至少有3点值得商榷:一是初检之后,未依规定将结果及时告知相关企业;二是自行发布食品安全消费警示;三是在企业未参与的情况下进行复检。如果说第一个问题可以归结为“执法机构的轻率和傲慢”,那么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是在事件爆发之后媒体和大众强烈关注的背景下发生的,的确很难再仅仅用“轻率和傲慢”来解释。
问号之二:
两次检验结果为何出现相反结果?
时隔数日,从“总砷超标”到“各项指标均合格,消费者可放心饮用”,这完全不同的两份检测结果确实令很多人感到费解。更令人费解的是,农夫山泉董事长曾公开表示,其实更高一级的检测机构检测出来的第一份样品也是不合格的。而另据媒体报道,复检报告中所标注的“样品标识”,在初检报告中竟然找不到对应信息。究竟是有人蓄意在样品上作了手脚,还是抽检的样品并非同一批次?我们都在等待答案。
问号之三:
“总砷超标”为何成了“含有砒霜”?
翻阅各媒体针对本次事件的报道,你会发现“砒霜”出现的概率甚至还要高过“砷”,很多媒体更是直接用“砒霜门”来概括本次事件。其实,你只要稍微查阅一下资料就会发现,即便是总砷超标,也未必就含有砒霜。从“砷”到“砒霜”,媒体的“低等错误”究竟是仅仅由于某些媒体的想当然和追求轰动效应,还是背后有神秘力量操纵?
问号之四:
事件幕后是否真有黑手?
饮料行业竞争激烈人所共知,先前的“水源门”、“捐赠门”也都曾被看作是行业之间恶性竞争的具体案例。对于本次事件,相关企业也都提出了“始作俑者是否另有其人”的类似疑问。如果事件果真是竞争对手的恶性炒作,那其中难免存在着经济利益与行政力量、新闻媒体之间的灰色链条。在恶性竞争频发的背后,究竟是竞争过于激烈,还是行业监管出现盲区?
问号之五:
谁才是事件最大的受害者?
毋庸置疑,本次事件对于统一和农夫山泉都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据农夫山泉代理律师表示,初步估计损失约为10亿元人民币。但与此同时,政府执法部门的公信力在本次事件中也受到了多方质疑,有媒体评论称,这是执法部门遭遇的又一次“信任危机”。另外,被牵涉其中的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更是如同坐了一趟过山车,“先是吓坏了,后来干脆懵了”。
问号之六:
我们到底该相信谁?
面对“砷超标”,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这也成了我们面对各类“有毒有害”消息的常规思路。在这种思维定式下,即便产品“复检合格”,消费者一时也难以恢复信心。 “三鹿”事件之后,国内乳业经历的漫长恢复期便是佐证。其实没人愿意生活在恐慌和猜疑当中,这种结果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但如果没有一个客观公正的信息发布渠道,那么我们只能被动地选择相信所有“有毒有害”消息,无论它是真是假。
问号之七:
我们离“放心饮用”还有多远?
让老百姓吃得放心是食品企业、政府部门共同的责任。但真实的现状是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现状表示了担忧。有人说这是过度紧张,但我们真正担忧的是还有多少食品行业的“潜规则”没有被曝光?还有多少“企业内幕”没有被公开?还有多少监管盲区没有被发现?还有多少监管机制没有被理顺?而我们更担忧的是,我们还要像这样担忧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