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日产汽车宣布,因汽车内部点火继电器存在安全隐患,公司将在全球范围内召回214万辆汽车;10月25日,本田汽车宣布,因制动主泵制动液泄漏问题,将在全球召回52.8万辆汽车;10月22日,丰田汽车宣布在全球范围内召回150多万辆汽车,原因是汽车燃油泵和制动装置存在安全隐患。日系汽车三巨头10月下旬召回总规模超过400万辆。
祸不单行,美联社10月28日报道,在踏板故障暴露前,丰田汽车涉嫌以回购问题汽车为条件,要求车主就问题汽车保持沉默。
零部件环节“掉链”
丰田汽车和本田汽车在此次召回中,涉及问题车辆主要是因为制动主泵存在制动液泄漏问题,而该问题零部件均来自同一个供应商。
丰田汽车10月22日向日本国土交通省解释,涉及召回的150万辆汽车存在两个安全隐患,即燃油泵所用电线材料问题及制动装置润滑不良,后者容易引起漏油隐患,并可能导致制动能力下降。本田汽车则表示,使用了非原厂制动液的部分车辆,制动液可能会发生泄漏,进而引起制动力下降,加大发生事故的危险。
另据日产汽车28日递交给日本国交省的申请书,本次涉及召回问题汽车,其控制点火的继电器二极管生产工艺存在问题,可能导致无法点火发动或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
业内人士认为,日系车企在全球化扩张中陷入了“成本困境”,随着汽车生产方式从平台战略转向模块战略,车企常将同一零部件运用于整个车系,以节省成本,但这也提高了质量控制风险;另外,车企在本土化经营中面临当地供应商、劳工制度和市场准入规范等制约,未能实现要素投入的最优配置。在生产过程当中,一旦某一零部件出现了问题,将殃及整条生产线。
丰田陷入“封口门”
今年初,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给全球车企敲响了警钟。超过1000万辆的召回规模、约3000起的车辆故障投诉、近100人的死亡人数,使得丰田成为汽车史上的“召回王”,也令各大车企重新审视车辆检测与生产管理,不惜成本主动召回。不过,年初的召回只不过是丰田汽车召回丑闻的开始。
据美联社10月28日援引原告向法院提交的文件报道,丰田汽车接到消费者汽车缺陷报告时,曾提议向车主回购缺陷汽车。作为交换条件,丰田汽车要求车主签订保密协议,不对外“曝光”汽车缺陷。原告律师还指责丰田汽车没有向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局(NHTSA)告知回购缺陷汽车一事,并表示,随着对丰田汽车召回事件的深入挖掘,丰田汽车早已获悉缺陷的证据就越多。
此外,部分原告律师10月27日向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地区法院提交的诉讼材料时认定,丰田汽车的技术工程师曾在2006年驾驶车辆时曾经发现汽车在没有踩油门的情况下自行加速。
对此,丰田汽车10月28日发表声明承认,确实从部分疑是故障汽车的车主中回购汽车,也确实与消费者签订了特殊的“问题解决方案”,但消费者签订该方案完全出于自愿,方案中也不存在所谓的保密协定。至于“无意识油门加速”的调查,丰田汽车发言人表示,公司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深入分析问题车辆,并驾驶数千公里,但没有遭遇消费者所担忧的加速缺陷。
大规模召回是今年全球汽车业的显著特点之一。如果说丰田汽车今年1000万辆汽车的召回事件是欲盖弥彰的集中爆发,那么在此之后,日系车企的大规模召回更像是未雨绸缪,这从反面警示车企需注重车辆监测和完善生产管理,同时也提醒质检部门建立好车企与车主之间的信息披露与反馈机制。
日系车企近期的海外遭遇至少可以给我国汽车行业提供两点启示:第一,作为一项复杂工艺,汽车作业在本地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类挑战将更加严峻,这包括生产要素禀赋差异、制度环境差异、市场环境差异以及文化和管理差异等;第二,中国需继续完善汽车召回制度,因为拥有成熟的汽车召回制度和强大召回调查能力是建设一个真正的汽车强国的需要。
不可否认,作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制造商,丰田汽车的精益生产模式依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但公司全球化扩张过程中频频爆出召回事件,则从另一个角度揭示了全球化经营面临的双重瓶颈:其一,劳动力技能、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和市场环境的差异,使生产全球化比本土化更具难度。国际化管理人才也许是一个突破口,但是问题在于既懂双语、又懂两地文化,既谙企业定位、又通当地资源的管理人才实在难得。其二,汽车行业的激烈竞争迫使车企从平台战略转向模块战略,但由于各合作单位间的信息不对称,且成本收益曲线的互不契合,导致整条产业链的协同效应难以最大化发挥。
为保障车主或消费者的权益,召回制度及其法规的完善尤其关键。我国《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规定》出台至今已逾6年,但是,对比美日等汽车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及相关产品召回规模,我们能看出,我国汽车召回调查能力还有待提高,信息披露与反馈机制亟须完善,召回法规的威慑力也需增强。只有通过这些制度的不断强化,才能提高厂商对缺陷汽车的主动召回意识。所幸,记者发稿之际,监管和管理力度更强的《汽车产品召回监督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已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