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鼓励节能、环保汽车生产研发,大力开拓新能源汽车市场,一直是业界热议的焦点问题。不过,从最初的国内车企纷纷大张旗鼓上马新能源汽车项目,到之后的消无声息,客观地讲,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总给人一种雷声大雨点小的感觉。
而今年以来,一系列的产业政策利好如及时雨般给渐归于沉寂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强心剂”。新能源汽车规划中提到2015~2020年,混合动力汽车实现大规模普及,中/重度混合动力乘用车年产销量达到300万辆以上,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实现产业化,新能源汽车2020年保有量达到500万辆,产业化和市场规模达到世界第一。现在看来,要完成这样的规划任务尚有不小难度。
目前,新能源汽车市场容量较小,消费者认知度不高,市场应用环节薄弱,离开政策扶持仍难有进一步发展。虽然6月份出台的补贴政策对市场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最高6万元的补贴资金也为数不少,但市场销量过小,短期生产投入成本较高,企业面临很大经营风险,生产积极性并没有太大起色亦在情理之中。为此,在未来10年,为能完成预期目标,政策在推广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方面将给予很大支持,如免征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半征收普通混合动力汽车车辆购置税和消费税,2015年前,新注册纯电动汽车和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免征车船税,普通混合动力汽车减半征收车船税等。未来10年,中央财政还会投入巨资支持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的研发和推广,支持资金数额达到上千亿元,并且这些还不包括各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因此,中国车企应牢牢把握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借政策东风研发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新能源汽车产品。
国际经验告诉我们,汽车工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离不开政府的支持,政府在营造自主创新环境和政策导向方面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现阶段,我国政府对企业研究开发的经费支持比例仍显偏低,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例,企业获得政府研究开发经费占政府研发经费总投入比重约7%,而美国企业获得政府研究开发经费占政府总投放的比重超过30%。所以,新能源汽车规划中将投入的千亿资金,是难得的扶持政策资金,应该给我们的车企吃了定心丸。新能源汽车技术最终将成为未来全球车市发展的大趋势,如果企业仍采取观望态度停滞不前,必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处于极为被动的局面。
相比传统动力和混合动力,尽管我国在电动车技术上也是刚刚起步,但与跨国车企的差距不大。发展电动车也许会成为中国汽车工业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快路径。近期,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国家电网、南方电网5大能源公司都纷纷表态,要斥巨资投入电池生产和充电桩建设。几部委联合出台的新能源补贴政策也说明,中国是全球最有政府号召力和财力支持的国家。
随着消费者的逐步认可,以及产业政策的不断支持与鼓励,谁又敢断言,在不久的将来新能源汽车不会出现排队加价的现象?如果说电动汽车有可能在某一个国家获得成功,那么我们当然有理由相信这个国家一定就是中国。来源:《品质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