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随时来电” 充电耗时长
担心半路断电抛锚,又找不到充电站,是不少电动车潜在用户的共同担忧。
目前,我国自主生产的新能源汽车,每百公里耗电约为16度,依电价不同,成本约在12元左右。与百公里油耗8升的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大约可节省2/3油费。但充电基础设施很不完善,初具规模的汽车充电站城市仅仅有深圳、成都、上海等少数几个。如何尽快建设充电站,同时在汽车流量大的地点安装便携充电桩、在大型停车场建带有充电桩的停车位等,使电动车享受到“随时来电”的感觉,非常关键。
另一方面,每次充电时间太长也是问题。汽车充电有快充和慢充两种,快充一般10分钟即可充电到70%左右,但有损电池的寿命。汽车从零开始充电,则需要3小时才能充满。
“今后,人走动、车辆行驶时与地面摩擦产生的能量,都将被收集,并转化为电能储存在路边的充电站内。汽车电量不足时,司机只要将车停靠在充电站旁,设置在汽车和充电站内的无线射频装置就能自动感应,完成对汽车的充电。”未来汽车展厅里勾勒的画面,让人向往。
取长补短 无法取代传统汽车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可分为新型燃油、燃气、生物燃料、醇醚燃料以及电动5大类。其中油、电混合以及纯电动汽车,将成为新能源汽车今后最集中的发展类型。
王秉刚表示,一个新的能源与驱动技术能否具有推广优势,需要有四个要素:即能源可获得性、环境友好性、经济性和使用方便性。对于电动汽车,前两项毋庸置疑,后两项目前的问题仍然很多。要使推广电动汽车取得成功,必须大幅度降低消费者的购车与使用成本,尽可能改善充电方便性。
王秉刚还认为,受电池能量密度与价格的限制,同样重量与成本的电动汽车达不到传统燃油汽车的性能,即使将来电池能量密度有所提高,也有可能带来安全性与成本的挑战,也就是说,具有实用性的新体系动力电池开发,尚不是短时间能够实现的。
而混合动力技术与先进内燃机技术被作为现代汽车动力系统革新的两个重要方向,目前我国汽车企业也正加大对混合动力汽车的投入。
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也在快速进步,但燃料电池汽车需要建设专用的加氢站,氢气的运输、存储还有难点。
综合上述考虑,王秉刚建议,在目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还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燃油汽车,合理的方案是,几种汽车取长补短,共同构建未来新的道路交通结构。如活动范围在10公里以内,建议采用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微型电动三轮车;活动范围在50公里以内,建议采用微型或小型电动汽车;活动范围在100公里范围,建议采用插电式混合动力或增程式电动汽车;而活动范围在100公里以上,建议采用燃油汽车、燃料电池汽车、液化天然气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