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6月15日消息(记者 王晓洁)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6分报道,进入6月以来,一股全球范围的汽车召回风潮突然涌现,通用、克莱斯勒、斯巴鲁、三菱、本田等多家企业都纷纷加入了召回大军,继去年底的丰田“召回门”之后,汽车召回事件似乎愈演愈烈。
被召回的既有宝马1系、英菲迪尼这样的豪华轿车,也有起亚生产的廉价微型车;既涵盖海外市场,也包括中国市场,召回总数超过了250万辆。有人将6月称为“汽车召回月”。
6月可谓不折不扣的“汽车召回月”。6月2号,本田公司宣布在中国召回32650辆存在油管安全隐患的奥德赛,打响了召回潮的头炮。次日,由于安全座椅问题,雷诺公司宣布召回部分拉古那3轿车;6月5号,克莱斯勒因油门踏板问题宣布召回约3.5万辆道奇酷博和吉普指南者。仅在两天后,克莱斯勒又宣布在全球召回70万辆问题车。6月6号,斯巴鲁汽车也宣布,在中国市场召回存在变速器缺陷的部分斯巴鲁力狮和傲虎汽车。
6月8号,更大规模的召回发生了。通用公司当天宣布将在全球召回存在火灾隐患的150万辆汽车。
韩系轿车紧随其后。6月11号,韩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商起亚汽车在韩国召回2万多辆Morning微型车。当天,美国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也在官网上宣布,美国市场将召回部分宝1系豪华轿车,涉及1.59万辆大众小型面包车。
日前,日产公司也向中国国家质检总局递交了召回报告,因为组合开关电路板缺陷,将自本月21号起召回部分进口英菲尼迪G35轿车,中国大陆地区共涉及问题车91辆。
在中国汽车报社长李庆文看来,汽车召回事件的集中爆发并非偶然,这是全球汽车生产企业只重数量、不重质量的必然结果。
李庆文:任何一个行业,当它持续多年比较快的增长,必然会沉淀下来一些问题。企业在高增长的时候,追求销量,追求市场份额,追求利润,忽略了自己产品的品质。第二个方面我个人认为与政府的监管不及时、不到位有关系。
但汽车市场专家且小刚则认为,汽车召回并不代表汽车质量有所下降,而是汽车制造商对消费者更为负责的表现。
且小刚:这是个好事,说明社会在进步,人民要求在提高。厂家被逼迫的对自己的产品更负责任,也是自己的品牌向公众表达“我是负责任的,对自己产品也有信心,也有能力做这些处置的企业”。这有利于市场的竞争,给人们的印象并不坏,五年前、十年前很少有这个事,当时就没有问题吗?我相信问题比这儿还多,只是大家藏着揶着不爱说。
召回事件对于汽车消费市场都产生了哪些影响?温州华特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志远告诉记者,汽车的总体销售情况并没有受到影响,但个别品牌却遭遇重创:
李志远:召回这个事情已经很久了,现在客户没有这么兴奋了,像通用不是也在召回吗?但是丰田是有点影响的,整个丰田的品牌5月份的上台量比4月份少了11%左右。
面对接连发生的召回事件,消费者的观点也越来越理性。
消费者:公司承诺的,对客户负责。
消费者:奔驰、奥迪也同样存在这样召回的问题,车的质量如果存在问题,有的东西可以理解。
同时不难发现,召回事件中,日系车与美系车唱了主角,而欧系车的召回企业、汽车数量都要少得多。在李志远的店里,现在最好卖的就是欧系车。
李志远:欧洲车卖的很好,特别像大众这个车系的话,在15%以上,因为现在人比较重视的就是品质。欧洲车油耗比较大,现在消费者对油价没有太多的敏感度,他注重比较多的还是品质。
汽车召回潮中还有一个现象引人深思:发起召回的品牌多为外国品牌或中外合资品牌,国产车则很少主动提出召回。且小刚认为,这并不能说明国产汽车就不存在安全隐患,与之相反,中国汽车产业的自主品牌都应该从召回潮中吸取教训,树立对消费者更加负责的态度,提升汽车的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
且小刚:中国自己的,包括合资的,中外合资品牌进入召回行列的还很少,说明中国车没问题了吗?不是。中国市场大,你不买别人买,所以召不召回对他们不重要。而国外为了竞争、为了生存,主动召回也是这个大经济形势逼迫,这也提醒中国的汽车经销商,汽车厂家,不要等事件出来,进行集体曝光、集体投诉,这对产品、企业一定不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