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首选网络平台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金融保险 >

外币存贷比严重超标 我国银行业汇兑损失风险加大

时间:2010-09-27 09:40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
  

极度失衡的外币存贷比已导致银行外币流动性紧张和外汇风险敞口加大。分析人士认为,外汇存贷比居高不下,以及外汇资金来源日益受限,其中隐藏着较大的汇率风险,一旦汇率出现波动,银行有可能遭受损失。

外币存贷比严重超标

“存贷比”通常指贷款额与存款额的比,按照监管机构提出的标准,商业银行应该将外币存贷比控制在85%以下,但是央行的历史数据显示,一直以来,银行业的外币存贷比指标很难“达标”。

早在2004年底,外币存贷比就超过85%这一“警戒线”水平,之后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到2009年末,银行外币存贷比已升至182%,今年以来,外币存贷比继续呈上升趋势,今年4月、5月均上攀到200%以上。此后,该指标有所回落,但截至8月末,仍高达186%。

而从中国证券报得到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四大行的外币存贷比均超过100%。其中,中国银行的该项数据高达163.88%,工商银行、农业银行(601288)、建设银行分别为132.10%、136.13%和104.92%。

在国有大型银行外币存贷比超标的情况下,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控制相对较好。截至上半年,多数股份制银行外币存贷比达到监管要求,但渤海银行、浙商银行、华夏银行的存贷比超过100%,其中渤海银行更是高达399.94%。

外币存贷比居高不下的背后是人民币升值预期的显著增强,把外币资产结汇成人民币是客户理性的选择。

流动性、汇兑风险加大

外币存款急速下降,而贷款有所增加,令银行外币存贷比明显上升,资本项下购汇还贷快速增长。现在部分发达地区的商业银行分行,外币存贷比甚至超过200%。

业内人士称,中外资银行外汇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外汇存款、同业拆借、海外拆借,以及金融机构海外资产等渠道。由于国内外汇资金来源有限,目前国内银行间市场外币拆借利率不断上升,而外管局对短期外债指标进行控制,银行面临的外币流动性风险正逐渐加大。

上述之人士指出,根据经验,国有大型银行在银行间市场一般是外币资金净融出方,中小商业银行是外币资金净融入方。但现在看,像中行等拥有广泛海外业务的国有银行都在银行间市场融入外币,外汇头寸紧张可想而知,外币拆借利率水平也在水涨船高。目前,银行间货币市场的一年期美元拆借利率大致在LIBOR(伦敦银行同业拆放利率)上加300基点。

另一方面,银行内部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在外币存贷比高企的情况下,如果银行不能尽量压缩外汇风险敞口的话,银行将承担汇率波动带来的汇兑损失。

按照目前一年期美元贷款利率3%计算,如果人民币未来一年对美元升值3%,那么商业银行从这笔贷款中获得的收益就是0,考虑人工成本,银行甚至是亏损的。而目前商业银行狭窄的外汇资金融入渠道正在将这种汇兑风险放大。

而在汇率风险控制方面,银行人士指出,银行应尽可能做到资产负债在货币上匹配,通过合理安排各种货币资金来源和运用控制风险。要严格控制结售汇风险敞口,改进结售汇平盘模式,实施一日多价机制,规避汇率风险。

外币存贷比短期难降

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银行外汇贷款增长导致银行吸收外汇的资金需求也随之上升。

“由于银行间市场同业资金拆借以短期为主,因此,银行会根据自身外汇头寸需求,通过上调利率以吸收期限较长的外汇存款。”某银行人士强调,即使加大对外汇存款的吸收使银行获得较长期限外汇资金,但商业银行在短期内将外币存贷比压下来非常困难。

中央财经大学银行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目前银行的外币贷款多为“捆绑”发放,除了贷款收益之外,银行更为看重企业客户结算等中间业务收入对银行的贡献。尤其对于核心客户的外币贷款需求,商业银行还是会全力满足的。

由于外币贷款投放“刚性”较强,商业银行也在通过调节外币存款利率来加大吸存力度。去年9月份,四大国有银行就集体上调了外币存款利率。但是即使如此,商业银行人士指出,目前银行的负债业务的稳定性下降,受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影响,居民基本上不愿持有外币,企业大量增加远期付汇和即期收汇,同时吸引了更多套利套汇资金的流入,而银行对这一部分资金的进入和退出很难准确预测,存款的不稳定性增加。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金融机构外币贷款余额4093亿美元,同比增长25.7%;外币存款余额2201亿美元,同比增长6.6%,外币存款增长非常缓慢。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