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0年3月上旬,各大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接到了银监局的庭审旁听通知,要求各行相关人员旁听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对09年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企业客户资金被骗案庭审。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漏,从去年案发至今,监管层多次要求各大银行就该案进行通报会议。一桩“陈年旧案”为何赢得如此重视?案情得追溯到2009年上半年。
案发2009
2009年3月,某企业财务人员在核对公司账户资金时,发现银行账户上存款金额“莫名缩水”,警方迅速介入调查,该案立刻引起各方高度关注。
2009年4月,全国掀起一股银行企业对账排查风暴,各大银行逐一核查企业客户的账户资金数目。如此大动干戈的背后原因是短时间内发生2起企业客户资金被盗案,涉案金额高达数千万。
据熟悉案情的相关人士透露,该企业当月在某股份制银行上海分行开设企业账户,5000万元分8批打入该企业账户。到款当日该账户就划出1100万元,此后三天陆续以本票等方式转出资金,单笔金额均在500万元以上。
疯狂的偷天换日手法将企业财务人员完全蒙在鼓里。到企业财务人员发现账户上只剩2000余元之时,犯罪嫌疑人已经从该账户挪用转移2751万元,作案时间之短,数额之高令人咋舌。
银行向来以注重流程规范严谨著称,犯罪嫌疑人使用了何种手法瞒天过海?据通报案情的几位银行人士描述,是印鉴卡管理漏洞造成如此重大的疏忽。
“银行在企业开户时要求其填写印鉴卡,印鉴卡正面预留两枚印鉴,背面加盖企业行政公章。在开户过程中,印鉴卡可能被调包。当时该银行一名员工介绍企业过来存款,柜面人员与该银行员工相熟,可能因此放松了警惕,将开户资料移出过柜面,予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犯罪分子将假的印鉴卡交给银行留底,再根据假印鉴卡伪造手续”。
媒体当初报道此案时,案件尚未审理,银行内部初步认为是外部诈骗。介绍该企业过来开户的银行职员是否参与犯罪还未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