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释放农村消费潜力的这一国家政策正在遭遇新的拦路虎:财政补贴骗取术
陈国珍从19岁开始就在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埭头镇经营家电生意,10年后的今天,他的“新街口家电销售部”月收入已能达到10万元,其中90%的收入来自家电下乡产品。家电下乡政策是中国旨在通过刺激农村消费来抵御全球经济衰退策略的一部分,农村家庭购买这类产品可以获得13%的财政补贴,即农民购买一台标价1000元的产品,实际花费只有870元。这场声势浩大的“下乡行动”于2007年12月率先在山东、四川和河南三省试点,2009年2月后在全国各地铺开,产品类别逐渐涵盖所有家电产品以及汽车、摩托车、电脑等,中标企业的名单也逐渐扩大。
在埭头镇这个步行15分钟就可以走到尽头的小镇,类似陈国珍这样的家电门店有9家,或隔街相望,或彼此为邻。不足2米宽的街道上四处悬挂着“享受政府补贴13%”的横幅。在2009年2月家电下乡政策惠及此地之前,陈国珍不会想到好日子会来得如此之快,但现在,让他同样没有想到的是,好日子结束得也如此之快。“越来越难做了。一些销售小品牌的经销商将补贴用在了非家电下乡产品上,这样既拉动了老机器的销售,又骗取了国家的补贴。”陈国珍说。
埭头镇有5家销售家电的经销商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表示,骗取补贴的现象确有发生。自家电下乡实施以来,一度面临产品以次充好和能效虚标的障碍,眼下,骗取补贴成为了新问题。
经销商骗取补贴的行为被业内人士称之为“骗保”,正如其名称所昭示的那样,这一行为就像是保险行业内臭名昭著的骗取保费勾当。骗取补贴现象出现在2009年5月初,彼时,《家电下乡操作细则》(下称《细则》)在16个省市试点施行,补贴审核兑付程序大大简化,《细则》要求补贴资金在消费者提出补贴申请的15个工作日内兑付到位,同时取消乡镇财政所审核、县财政局兑付环节,改为销售网点代审、乡镇财政所兑付。这为“骗保”者提供了可趁之机。
“我听说过一些经销商骗取补贴的事情。”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告诉《环球企业家》,“这个漏洞,有关部门正在抓。”
新骗术
在《细则》出台之前,繁琐的补贴领取程序的确令一些消费者对家电下乡产品失去了热情(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询《巷战埭头镇》一文)。为此,埭头镇所属的莆田市秀屿区经贸委曾联合当地财政部门和部分企业在埭头镇街头对现场销售、现场补贴进行宣传。秀屿区副区长林珍发在接受《环球企业家》采访时曾表示:“怎样让消费者尽快拿到补贴是最重要的。”
《细则》的出台无疑解决了“补贴繁琐”的问题,但销售网点取代乡镇财政部门成为“代审”机构,也为其骗取补贴创造了条件。西门子家用电器福建莆田地区经理方少宇告诉《环球企业家》,在莆田,经营小品牌比销售大品牌利润更高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小品牌的销售网点常常自掏腰包私下给予农民13%的补贴,而将“省”下来的补贴名额留给了一些价格贵、机型老的非家电下乡中标产品。“经销商会在发票上填写家电下乡的产品型号,但卖给消费者的却是非家电下乡产品,销售网点的‘代审’身份让这类操作很容易。”方少宇说。
经销商骗取补贴的“升级”方式是,销售网点和消费者“合谋”。其操作手法为,利用2009年2月以来消费者从限购1台放宽至2台这一新政策,销售网点和购买者达成协议,虽然实际购买1台,但经销商在发票上填写2台,销售网点只需为此多缴纳3%的营业税,但能多获得国家13%的补贴,由双方分成。在成都市南充县的一个乡镇上,一名购买了四川当地最大家电企业所产空调的农民不仅领到了一张补贴卡,经销商还额外赠送了一张补贴卡,并开具了2台空调销售的发票。“这是一种促销手段,大多数企业都这么干。”店主称。
各省陆续施行的经销商为消费者先行垫付补贴的政策,进一步为销售网点骗取补贴提供了“作案条件”。而在以往,补贴是由财政部门直接发到消费者的储蓄账号上,难以有骗取补贴的空间。“骗取补贴的情况确实存在。”莆田市和坤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林剑坤证实。
利用农村网络不普及,厂商联合在价格上采用“低价中标、高价卖”的方式欺骗老百姓,骗取国家补贴。在长春、重庆等家电下乡的直接补贴地区,一些销售网点抬高价格销售,但却按最高限价开发票。最高限价为3500元的彩电却标价为4199元,购买者虽然得到了名义上的补贴,但实际上经销商却拿到补贴的额外利润。
在记者的调查中,一些品牌涉嫌其中。上海索依电器有限公司、奥马冰箱、美菱电器、四川长虹等均作否认,美菱销售部副部长聂尔来承认:“一些小乡镇的经销商确实难以监管。”
目前,中国共有365家生产企业和362家销售企业参与了家电下乡的政策实施,截至2009年12月15日,累计已销售家电下乡产品3430万件,已经累计发放补贴资金62.9亿元。在骗取补贴的现象之外,产品质量也成为家电下乡的一大问题。
中国消费者协会2009年12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2009年家电下乡产品返修率高达12.5%。但中国家用电器协会则认为这个数据“有问题”。“维修并不代表质量有问题。两者不能划等号。比如遥控要装电池或者电压有问题,但农民不知道,所以来维修。维修一次就会有产生维修记录。但产品质量本身并没问题。”该协会副秘书长徐东生解释说。商务部随后也表态,家电下乡中确有劣质产品,但认为“个别质量问题难以避免,即使不是家电下乡产品,我们买到的产品也可能会有质量问题”。
能效虚标是家电下乡中暴露出来的另一个问题。中国于2005年推行《能源效率标识管理办法》,旨在鼓励家电企业生产更多的低能耗产品。不过,主管部门却难以做到对市场的有效监管(详情请于Gemag.com.cn查询《绿色的谎言》一文)。这一监管缺失在家电下乡产品中表现尤为明显。
对此,有关部门正在逐渐提高监管力度。2009年11月,财政部和商务部联合下发《家电下乡中标企业考核及管理办法》,从2010年1月1日起将全面启动淘汰机制,生产企业所有中标产品自中标之日起3个月内没有生产,或6个月内没有实现销售,将被直接取消中标资格。2009年12月25日,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表示,家电下乡有望使城乡家电普及率由过去的差距20年缩短到10年,接下来还将推动以下举措:大幅度提高家电下乡产品的最高限价,增加家电下乡的品种和扩大受惠消费者范围。
“家电下乡工程需要逐步改善。”徐东生说,“发现一点问题就解决一点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