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能源价格市场化改革风生水起。新年伊始在济南举行的“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带给煤炭业界13年来最渴望获得的“大礼”——电煤价格全面松绑,由原先的政府干预,变为供需双方自主协商。
狗年新春的阵阵鞭炮声中,又有消息传来,新的成品油定价方案框架已经敲定。新方案不再以国际成品油价格作为基础,而改为国际原油价格。消息人士透露:“实际出台的时间可能在两会之后。”
能源定价机制的改革,一直被认为是我国价格体制改革中最艰难的一环。资源型产品往往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其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将对我国的产业利益格局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电煤顶牛:两种价格体制的博弈
在今年年初举行的“2006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欧新黔宣布,从今年起取消对电煤价格的干预。重点电煤价格首次放开,其价格变化涉及电力、冶金等众多领域,因此电煤价格今年的走势也备受社会关注。
面对电煤价格放开,煤炭企业显然是一百个愿意。1992年以来,电煤市场一直处于“计划煤”(电力用煤)与“市场煤”的双重价格体系之下。实行政府指导价的计划煤,占煤炭总产量的60%;其余40%的煤炭价格则趋于市场化。电力行业凭借其垄断地位,一直使用政策性的低价煤。有数据显示,2002年中国电煤价格与电力终端销售价格比例关系是7∶100,而同年美国电煤价格与电价之比为50:100。
计划煤的超低价格,使得煤矿行业长期在微利与亏损的边缘徘徊。据有关人士计算,1992年后的11年里,绝大部分时间段市场煤价高于重点煤炭合同价,仅此一项,煤炭企业实际少收入约328亿元。
由于两种价格的同时存在,人为地扭曲了煤炭价格,使煤炭行业的利润水平长期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由此造成多年来煤电企业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价格恩怨。
近年来的“市场煤”涨价打破了煤、电、运的生产运行“既定”格局,由于政府部门在煤电价格之争中的协调乏力,导致了所谓的“电荒”和“煤荒”。
13年后终于获得“松绑”的机会,煤炭企业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涨价的要求,发电企业却叫苦连天。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供电企业负责人透露,目前供电价格仍属计划控制,煤炭成本占到了发电成本的70%以上,如果煤炭价格大幅上涨,对发电企业的影响无疑是致命的。
中国电价长期在国家严格管制下,电价偏低。西部与东部相比,这种差距更大。以输配电价为例,据JP摩根公司的资料分析,目前中国输配电网的回报率在国际上是最低的,许多国家的输配电资产回报率在4%~7%之间。而国家电网公司的资产回报率只有0.4%。
煤电双方就价格问题分歧巨大,尽管国家发改委在会上做了大量协调工作,但绝大多数重点电煤合同还是未能在“2006全国重点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落实。
煤炭价格市场化必然推进电价市场化改革。中国电力正处在改革的十字路口。正如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副局长朱宏任所指出的,价格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也是坚定不移的,但资源型产品往往具有自然垄断特征并且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改革的进程必须要稳步推进,改革方式、步骤、路径以及时机都要兼顾到。
实时油价:成品油价改疾步快行
成品油定价新方案,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石油价格体系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这一老大难问题,为建立由市场竞争形成的石油价格的市场体系铺平了道路。
国家发改委一位全程参与新方案制订的人士透露:“改革方案已上报给国务院,发改委将听取各方意见,对其进行修改后作为暂行办法在两会后出台。” 2005年,我国原油进口比例已超过40%。在政策制定部门看来,以“三种原油平均进口到岸价为基础”,再加上国内的合理运杂费和税费等进行计价合算,是一种更合理的定价方式。
为什么看似简单的锁定国际原油价格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能较为灵活反映市场变化呢?要回答这一问题,就必须从沿用至今的成品油定价机制中,最为业内所诟病的滞后缺点谈起。
为配合石油、石化两大集团公司重组,原油从1998年6月1日起就与国际市场油价联动,每月一调。成品油则于2000年5月开始与国际市场油价联动。
根据规定,国内每月成品油价格以上月纽约、新加坡和鹿特丹三地市场的一揽子价格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只有当三地成品油加权平均价格变动幅度超过8%时,国家发改委才会重新确定国内成品油的零售基准价。
理论上,国内成品油价格要滞后于国际油价至少一个月。经近一年来数据分析,我国成品油价格波动滞后于原油两周左右。在当前油价的潮涨潮落中,机械、滞后的成品油价形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
原油依据国际市场价格每月一调,而成品油价格的调整则不定期。在高油价时期,炼油厂进口高价国际原油生产,而出售的成品油价格却低于国际价格,无法从根本上缓解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炼油厂造成的成本压力。来自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05年1—10月份,石油加工及炼焦业共亏损188亿元。成品油价格倒挂极大挫伤了各炼油厂的生产积极性,从而导致局部进口减少、出口加大的奇怪现象。2005年8月份来势汹汹的广东两次油荒凸显成品油定价机制的不合理性。
另一方面,由于计价公式的“透明”,很多商家根据估算“逆向”操作:预计下月油价要下降,就尽快抛出库存;反之,就四处组织货源,囤积库存。加剧了价格的波动,扭曲了市场需求的真实性。
新的改革正是希望将问题一一化解。在新方案中,两次调价间隔不少于10天。也就是说,价格调整的周期在理论上将比过去压缩三分之二。
应该清醒地看到新方案仍是一个过渡性改革,完全按照国际油价变动调整价格并不能反映国内真实供需关系。
在2005年7月黑龙江地方石油协会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曹玉书就已经透露了我国石油流通体制改革“三步走”的战略思路:
首先是改革成品油的价格形成机制,从滞后油价向实时油价转变;其次是切实放开批发环节,在对外开放之前先对内开放,改变两大集团公司集中批发的现状;最后逐步放松对油源的控制,在石油进口环节真正实现竞争。
曹玉书提及的“批发环节对外开放”是指,2006年12月1日起,中国成品油批发市场将实现全面开放。由此不难看出,“油改”已步入快车道。
价格攀升:产业利益分化加剧
由于能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再加上国际能源市场需大于供的格局仍将持续,预计2006年我国能源价格将全面走高。
成品油价格将处于领涨地位。前些年因受到管制而产生的价格扭曲,会在今年得以校正。目前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每吨仍相差1000元左右,如果完全与国际接轨,国内的成品油零售价每升还要上涨1元左右。
国际油价的不断飙升,似乎离我们愈来愈近。国际能源署资深分析师Jeff Brown预计,2006 年中国石油进口量至少将达到1000万桶/天的水平。美国能源部的能源署预测, 2006年国际原油价将维持在60美元/桶左右,出现大幅度下降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
煤、电价格亦有上涨动力。国家发改委日前首度表示,“适当提高重点合同电煤价格也有其合理性。”中国煤炭运销协会有关人士预计,今年煤价将上涨15~20元/吨左右。中国电力的70%以上是火电,去年火电行业利润大幅下滑,亏损面超过1/3。如果重点电煤价格继续上涨,国家有可能要调高电价。
能源价格攀升将对整个中国经济产生巨大的影响。从利好的因素来看,能源定价机制的市场化,将使价格对于市场需求的合理制约效果得到体现。价格信号将刺激节约能源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扩张。
人们更担心的是,高能价可能对中国经济造成的负面影响。这种担忧实际上在2005年已经得到证实。数据显示,2005年1—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亏损企业亏损额1725亿元,同比增长62.6%。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在分析原因时指出,被迫接受上游资源价格上涨是导致下游企业利润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
更值得关注的是,能源价格攀升将使产业群利益分化进一步加剧。2005年前11个月的统计数据已经表明,产业利润已经分化成为三大集团,即以石油、石化、煤炭为首的第一集团,利润均出现了幅度较大的增长,约在30%~40%之间;第二集团包括轻工、纺织、医药,利润增幅约在10%~20%之间;被排入第三集团的是以电力、水泥、机械为代表的企业,这些企业获利水平下降,甚至还一度出现负增长。2006年,在解决了“中下游利益分配”不均问题以后,显然第一集团的利润还要大幅上涨;第三集团整体利润自然会相应大幅下跌;受能源影响较小的第二集团利润可能会小幅上涨。
政府“不干预”并非“不管理”。专家预计,今年政府为应对产业利益的分化,多种财税政策将同时配套出台。据了解,财政部税政司目前已完成了改革矿产资源税的具体方案。
综上所述,建立能源市场化定价新机制,不能以价格的涨落作为市场化成功与否的标志。从长期来讲,能源价格市场化有助于节能降耗,提高效率,最终会给企业和广大消费者都带来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