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投诉、打假维权网络平台
315投诉网|中国质量万里行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首页 > 曝光台 > 其他 >

龙虾门元凶还在排查中

时间:2010-08-24 00:00来源:现代快报 作者:
  

  ■南京食安委介入,卫生疾控部门已召集专家调查分析

  ■有人报料称是捕捉用的“迷药”惹祸,专家称没凭据

  “腰疼了?”“吃龙虾的吧。”这是记者好友msn签名中最新的一个段子。龙虾门的突然爆发,让人们一下对龙虾产生了“畏惧”心理。昨天,南京惠民桥水产市场龙虾销量从一天25吨,下滑到了20吨。专家说,“龙虾门”一日没弄清楚,对整个产业就是一个严重打击。龙虾产业经过高速发展的黄金十年后,第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形成了书面报告,仍然没有具体的病因。昨天,南京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已经对此事介入调查,南京市卫生局、疾控中心也召集了急性化学物中毒专家进行调查分析。疾控部门下一步将对龙虾是否有毒素进行检测。  □快报记者 刘峻

  一些患者因吃小龙虾,被查出“横纹肌溶解症”

  8月19日快报报道

  事发

  专家称,洗虾粉致病的可能性不大

  8月20日快报报道

  探因

  “龙虾门”病患人数激增

  8月23日快报报道

  升级

  进展

  类似病例还有吗?还有两起!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科专家回忆说,上周也收到一名男性,有类似症状,说是腰酸,由于病情轻,在门诊治疗后就出院了。南京市中医院肾脏科专家告诉记者,他们倒是没有接收到患有“肌肉溶解”的病人,但是收到一例病人也是很奇怪,有名19岁的小伙子,本身确实患有慢性肾炎,在医院接受治疗后,已经半年不发作了,也不用吃药,但是前段时间,连续吃了两次龙虾后,肾炎旧病发作,不得不住院观察。由于这个病人特别蹊跷,所以当时还详细问了一下是吃什么的。从中医来说,龙虾和海鲜产品一样,都是属于“发物”,有敏感患者最好还是不要吃。

  报道见报后,很多市民也认识到了这种疾病,鼓楼医院急诊科专家告诉记者,昨天下午3点,一名市民还打电话询问医院治不治龙虾中毒,得到确切回复后,说马上就来。截至昨天晚上7点,该患者还没有来到医院。

  疾控报告怎么说?还要检测!

  昨天,南京市疾控中心主任李解权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前天省人民医院肾脏科新增的病例,疾控已经介入调查此事,并连夜形成了一份书面报告。

  李解权告诉记者,8月19日快报报道后,他们意识到可能与一般的中毒不一样,因此迅速派人到省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搜集病例。同时,卫生监督、疾控中心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区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目前,已经掌握了20例因食用龙虾后,导致出现“肌肉溶解”疾病的患者,其中有的病情比较重,最严重的则出现了肾衰竭的症状,目前患者病情平稳。

  龙虾门事件发生后,南京市疾控中心与江苏省疾控中心进行了联系,发现江苏其他市并未接到类似报告,查阅相关统计,全国也只是个别市出现类似情况。目前形成了初步结论如下:首先,中毒人数高度分散,出现的几率较低,全市一天有几千甚至几万人在食用龙虾,平均每天发病大约1-2例,从发病几率上说较低。第二,发病的病人没有关联性,这些患者不是在同一餐馆,即使在同一个桌子上吃龙虾,也不是个个发病。其中有4-5个家庭,是从农贸市场买龙虾,回家自己烧的。而农贸市场也不是同一家。第三,这次龙虾门事件,与细菌中毒特点不一样,怀疑可能与化学物质有关系。至于是生产、饲养、运输哪个环节出了问题,不得而知。有的人说是洗虾粉,但其成分是草酸,一般不会导致产生“肌肉溶解”的症状。疾控部门下一步将对龙虾是否有毒素,进行检测。

  短期内能有结果?有点难度!

  南京市农林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对龙虾是实施产地管理,也就是说针对龙虾生产养殖以及农贸市场销售,每个月都会根据市场情况进行抽检,抽检内容是包括氯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农药残留,总共有十几项内容。从近期的抽查结果来看,现有的检测项目都是没有问题的。至于是否有新的化学污染物质污染了龙虾,专家告诉记者,目前的抽查只是针对已知的毒物残留,对于未知的,之前的抽查是没有办法知晓的。昨天,记者采访了南京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华文,他表示,目前食安委已经介入调查此事,一旦有确切的消息将迅速发布。南京卫生监督所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因为事件本身的复杂性,短期内出结果不太可能。

  龙虾门为何棘手?元凶难找!

  从8月19日快报报道后到昨天,已经过去5天了,但是一直没有明确的检验检测报告。一位检验专家告诉记者,检测没有太大难度,关键是不知道检测什么。龙虾门事件与普通中毒事件很不一样,以前所遇到的流行病学调查都有个规律,就是到最后,所有的证据都会指向一个方向,比如常见聚餐中毒,一个医院收到十几个患者,然后调查大家吃了什么菜,顺着这个方向,很快就能找到源头。但是龙虾门,却十分棘手,现在还不知道什么具体原因,更不知道什么物质导致患者患病,患者与患者之间没有关联性,这就让事件难办了。疾控部门在作调查,有时候也跟破案一样,需要将怀疑的对象一一提出,然后才能逐一验证。现在的龙虾门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大千世界,有毒的物质何止上千,如果就这么一一验证,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有结果。目前,专家可以有的办法,就是和农林、食品等多个部门一起合作,从源头开始梳理,然后逐个排除,否则,仅靠一个部门或者十几份患者的病例报告,是无法追踪到真相的。

  医院的专家告诉记者,从现有的病例来看,患者集中出现,是从来没有的现象,“肌肉溶解”疾病不是疑难杂症,医生能做的就是对症治病,一般都可以化解危险。但究竟是何种因素导致,则无法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

  谜团

  又有三种病源猜测

  报道刊登后,不少热心的市民纷纷提供了线索,但是也仅仅限于猜测,没有太多的证据。专家说,现在线索太多,没有一个能确定的,更显得整个事件扑朔迷离。

  迷药迷倒龙虾?

  有的市民纷纷怀疑是在龙虾养殖过程中遭受到了污染,那么到底是哪一个环节呢?洗虾粉的可能性已经不大了,新的传言又出现了,有市民反映,捕虾过程只是“毒虾”过程,农村有些地区是用敌杀死农药让龙虾昏迷,然后成批抓上来。而快报的信箱里也收到一封神秘来信,反映说:“我们家庭多人从事水产养殖,均使用药物驱捕塘中龙虾,药物驱捕的龙虾,大部分均送在南京市场。”由于信箱没有留下任何地址和人名,一时也无法验证真伪。南京农林局有关人士认为这个是道听途说,没有太多根据。

  南京一位水产专家则告诉记者,15年前就听说有这个现象,确实有人用过,但一般是有人在偷盗龙虾时才用这种办法。有的养殖户在池塘养了龙虾,小偷来了之后,一个个捞肯定来不及,那么就用少量敌杀死农药,稀释水,然后撒在池塘里,不用过多久,龙虾就昏迷浮上了水面,但这个龙虾没有死,捞上来经过一段时间后就会苏醒。至于现在是否有人用这个方法,就不得而知了。但是按照一般的经验,养殖户不太会使用这种方法,一来没有必要,二来风险太大,药下多了,龙虾会大面积死亡,得不偿失。至于一些零散捉龙虾的人,为了更快速捕捉龙虾发黑心财,就不是很清楚了。

  服用维C“叠加”过敏?

  在疾控专家看来,龙虾门与个人体质差异还是有相当的关系。因为吃得最多的不一定发病,一桌的人,有的发病有的安然无恙。疾控中心专家对是否为新的过敏也没有定论。李解权告诉记者,目前该所的流行病学专家、食品营养专家以及检验专家都已经组成团队调查,接下来甚至还要和其他部门联手。目前来说,建议人们食用龙虾一定要注意,龙虾头部又是最容易吸附重金属和细菌的部位,所以食用小龙虾,最好要去头。

  不少市民怀疑,龙虾可能本身没有问题,但是一旦混杂了其他食物或者药物,可能就产生新的毒素了。比如,一位市民认为,吃虾最好不要服用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鼓楼医院专家告诉记者,目前一切的猜测都是没有依据的,现有的一切都可以怀疑,但是如果要下定论,则需要严格的验证。

  外地龙虾惹祸?

  龙虾门事件爆发后,不少市民对龙虾的来源产生了担忧,南京一天要吃这么多龙虾,龙虾是从哪儿收购来的呢?据悉,南京的农林部门针对的调查对象是本地龙虾养殖户,那么外地的呢?农林局提供的资料显示,南京本地的龙虾到7月底就已经不再上市了,比如六合、高淳等地,这是由于特定的气候原因决定的。南京7月,高温就已经出现,如果水面气温达到30℃,那么龙虾就会打洞进行“夏眠”,养殖户是无法捕捞到龙虾的,所以一到8月份,垄断南京市场的基本上都是外地龙虾。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的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眼下南京人吃的多数是湖北和江西的龙虾,一般除了饭店,市民自己购买烧制,基本都是外地龙虾。

  影响

  期盼尽快查明真相

  记者昨天从惠民桥水产批发市场了解到,受龙虾门事件影响,市场销量已经有所下滑,价格也有所下降。一位专家表示,龙虾门对整个产业还是有影响的,现在龙虾已经成为南京一道招牌名菜,许多上海等外地人,来到南京,指明就要吃龙虾。“现在客户都在打听,是不是南京龙虾不能吃了。”餐饮业人士杨小姐告诉记者,小龙虾在外地人的心目中,“地位”还是很高的,每年7、8月份,上海人都要来南京吃龙虾,往往是一桌什么菜都不点,就点饮品和龙虾,一次吃个够,吃完后,还买个外卖带回家。龙虾门出现后,很多双休日准备来南京大快朵颐的人,也不得不暂时取消了计划。由于龙虾火爆,江苏甚至外地衍生出一条很长的产业链,仅在六合,就有几千亩龙虾养殖地。“从养殖、运输、烹饪甚至旅游,这条产业链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后,已经初具规模。”

  专家说,现在还无法明确到底是什么原因,由于细菌性中毒以及洗虾粉的可能性不大,那么公众很容易将致病原因认为是龙虾生产的源头,甚至是龙虾本身,这无疑是对龙虾是否安全最具杀伤力的。现在不仅仅是患者,包括与龙虾产业息息相关的人,估计都会期盼真相尽快查明。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最新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发表评论 查看所有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质量新闻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