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有一段视频大爆香港女导游“阿珍”在车上辱骂、威胁不肯购物的内地游客。之前,先有内地乒乓名宿参团赴港因购物问题与导游争执病发猝死,后又有4名河南旅客因不肯购物,回程被遗弃在广州白云机场。事件接二连三曝光后,“购物天堂”颜面扫地。背后的“零团费”、强迫购物、无证导游等问题接连浮出水面。
事情已发生月余,如今赴港游的品质是提升了、下降了,还是原地踏步?
打击“零负团费”
香港旅游发展局主席田北俊8月16日表示:“上两周零团费的旅行团已不存在。”他表示“一分钱一分货”,希望内地游客有成本概念,“可选择参与团费较高的旅行团或自由行”。
此前,香港“旅游业议会”总干事董耀中坦承,“零负团费”一直都存在。而香港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则宣布,特区政府与“旅游业议会”已成立专责小组,重点研究“零团费”及导游服务规管事宜,9月底前完成报告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8月13日,“开心自在游香港”小猪麦兜落户深圳皇岗口岸。香港旅发局在口岸设立全新“优质诚信香港游”专柜,向消费者宣传“无指定购物、无强迫自费项目、无附加费”的讯息。
上海旅游局与香港旅发局日前正酝酿合作,规范所有参与赴港业务的旅行社,共同打击“零负团费”现象。而早在3月初,规范旅游市场的《广东省旅游价格管理办法》就实施了,“零团费”、“一元游”等全部叫停。
恶性循环怎样形成
“阿珍事件”发生后,各个方面都将矛头指向了“零团费”。旅发局资料显示,目前只有15%的内地访港团,是参加团费合理及品质有一定保障的“优质诚信游”,其余85%都是参加低团费的旅行团来港。
不少低价团的团费连支付机票、酒店的费用都不够,但香港旅行社却乐此不疲地接待,甚至愿意支付“人头费”承接,原因就是可以将旅客带到指定购物点购物,赚回相当数量的佣金。
而部分旅行社为避免因旅客购物消费不足而亏本,更将风险转嫁至导游身上,要求导游垫付多方面的费用,或令导游以旅客购物来回扣支薪等。而导游往往因议价能力低,只好接受这些不合理条件。但此举却使导游有很大的诱因要求旅客增加购物,成为不断发生冲突的导火线。
总之,“零团费”这种以“回扣”为主的经营模式,形成了旅行社、导游向旅客施压购物的恶性循环。导游和旅行社失去了为旅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角色,沦为替店铺提供客源的代理,有违行业的基本操守。
治标还是治本
有香港媒体认为,“阿珍事件”凸显的正是“零负团费”屡禁不止的制度性问题。该事件绝非仅仅由个别从业人员的操守引起,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必须正本清源,改革监管体制。否则即使香港立法规管“零团费”、“低团费”,这种行销手段还会通过折扣、返点、赠送礼品等形式变相出现,最终还是治标不治本。
目前香港有三大机构涉及旅游业,最关键的监管工作却落在了由香港各大旅行社组成的行业自律组织“旅游业议会”身上。而这种“自己人管自己人”的监管制度及其有效性备受争议。比如香港大部分导游都没有固定工资,部分人还要贴钱向旅行社“购买”内地入境团,各界一直呼吁为导游设定固定底薪制度,但在旅游业界包括“旅游业议会”的抵制和不作为下,最后不了了之。
此间分析人士指出,香港政府应与业界一道探讨设立独立的监管机构。此外,恢复导游的底薪制,拒绝“零团费”、“负团费”的旅行团“入侵”,亦应成为当局的重要选项。(王大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