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每向企业提供一名孕产妇个人信息,将得到10元至30元不等的‘取单费’。如果成功推荐孕产妇购买本企业产品,将得到60元以上‘续吃费’。”……在利益渗透下,部分医护人员舍弃分内之事,做起了奶粉“代言人”。记者日前对此进行了调查。
利益链条
奶粉企业与医生连轴转
近日,一位曾在某国内奶粉生产企业担任“医务主管”的人员举报称,她手下有20多名“医务专员”,专门负责与医生拉关系。公司制定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对打通“医务通道”加以具体规定:
要争取与省市县乡的产前门诊、B超室、产科、儿科、儿保科、防保科医护人员建立“良好”的关系,并通过她们向孕产妇赠送、推销奶粉。
将产品放在以上科室“优惠”寄卖,或将样品交由医护人员向孕产妇免费发放,要求医生在发放奶粉样品或产品优惠卡时,必须说“现在妈妈和孩子都喝某某奶粉,喝这款牌子奶粉的孩子既聪明又可爱”。
企业自办“育儿沙龙”,要求医务专员“选择当地最有知名度的儿科医生或是合作医院有名望的专家”,并在活动前一周“与讲师沟通内容,确定讲师讲课内容与产品的结合”。
赠奶陷阱
送你三百克就把你套牢
宝宝的第一口奶都是在医院喂哺的。一些孕妇刚生下孩子的几天里,医护人员故意不对孕妇进行哺乳指导。据了解,大部分产妇产后不会立刻分泌乳汁,而是需要通过婴儿吮吸乳头来刺激产妇乳液分泌。一些奶粉生产企业正是利用产妇未学会正确哺乳的间隙,以及分娩后住院之便,通过医护人员向孕产妇免费提供一定量赠品,并在医护人员的“监护”下让刚出生的宝宝食用。
业内人士透露,多数新生儿都习惯于食用同种牌子的奶粉,更换牌子后孩子很难适应,而且婴儿一旦感觉喝牛奶省力,就会拒绝再吃母乳。因此,一些奶粉生产企业将免费赠送的奶粉量最终调整到了300克——这通常是新生儿一周的食用量,以巩固新生儿的味觉,使宝宝对母乳和其他牌子的奶粉产生排斥。
涨价内幕
费用转嫁也是部分原因
举报者称,即使是母乳喂养宝宝,在4个月时应添加辅食,在一岁左右将停止母乳喂养,所以奶粉市场目标自然也包括用母乳喂养的宝宝。“给医生的提成费用无形中转嫁到了消费者头上。”举报者透露,由于医务渠道开支巨大,企业为了维持利润,奶粉价格会持续走高。近年来奶粉几次调价,其中就有这样的原因。
事实上,对于母乳代用品生产者、销售者通过医疗保健机构赠送产品等行为,早有明令(母婴保护法)予以禁止,但为何屡屡发生?专家说,主管部门对此应严加考核和管理。据新华社
陕西毒奶粉案3人被捕
陕西警方3日通报了渭南乐康乳业“毒奶粉”案侦办情况。据介绍,渭南临渭区故市镇社会人员马双林2008年4月至8月从陕西大荔荔华乳业公司购入20吨奶粉,2009年9月和10月分两次将已过期奶粉10吨销售给乐康乳业(余下10吨也卖了出去)。在未获得三聚氰胺检测报告、且未将所购奶粉送检的情况下,乐康公司总经理张文学授意生产副总朱书明将这10吨乳粉与自产乳粉搅拌,随后卖给了广东潮安县龙信食品公司,最终流向社会。张文学、朱书明、马双林已于2日被逮捕,乐康公司销售副总同天虎因病被取保候审。中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