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地的”地沟油“加工窝点已经开始机械化规模生产,并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但面对这个形势,相关监管部门却相互推诿,监管力量的无序、 分散更为凸显。
“地沟油”实现机械化规模生产
新华网近日报道称,在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存在的“地沟油”加工窝点,从原料供应到成品销售,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实地暗访后令人震惊。
报道称,京津冀都存在着“地沟油”加工窝点,这些加工厂卫生环境极其恶劣,且其规模之大出人意料,仅被实地探访的几家窝点日加工能力合计已近百吨。加工窝点的原料也不只局限于泔水,餐厨垃圾如反复烹炸后的废油、屠宰场废弃的猪肉边角料、鸡鸭脂肪等,只要能出油、能脱色,就能用来炼“食用油”。
其次,这些“地沟油”加工窝点的加工工艺、提炼设备经过多年“升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其识别也愈发困难。从外观看,其中一些“地沟油”颜色黄白,透明清亮,和真的色拉油没什么两样。部分“地沟油”样油的检测结果甚至符合食用植物油和食用动物油的一般指标要求。
所谓地沟油,是指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泔水)经过加工提炼出的油,也称潲水油。所谓地沟油,是指将下水道中的油腻漂浮物或将宾馆、酒楼的剩饭剩菜(泔水)经过加工提炼出的油,也称潲水油。
此外,报道还指出,一些颇具规模的“地沟油”加工厂大多存在了十几年。天津一家工厂的办公室墙上还挂着卫生许可证。一些工厂负责人说,他们各种证件齐全,不怕检查,甚至通过了QS认证。
据了解,目前这些地沟油加工厂主要卖给粮油批发市场、食品厂或者建筑工地。但是令人忧心的是,除散装油渠道外,品级较高的“地沟油”还以更为正规的面目流向市场。
而同样规模化生产的“地沟油”加工厂,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近日也在广州、东莞等地发现。
责任难以明确 分段监督无力?
”地沟油“泛滥如此,监管部门在哪里呢?有观点认为,地沟油制售行为分散,加上对其监管则涉及工商、卫生、环保、质监、城管、环卫等六个部门,分段监管使打击地沟油制售行为变得非常困难。
据新华网另一则报道,对上述新闻曝光的情况,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员会的回复是,离开监管视线的餐厨垃圾被用来泔水喂猪、淘油,这几乎是大城市的通病。对违规清运单位的处罚权在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而后者又称,没有对餐厨垃圾违规排放的执法权,近年来也没有相关执法记录。
城市食品监管核心部门之一的北京市工商局回应道,”我们只负责进入商场、超市、批发农贸市场等区域的食用油检查,一般通过索票、索据的检查办法,了解厂家、价格等信息,至于卖的是不是“地沟油”需由质检部门判断。“
而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则表示,”我们基本依靠市民投诉、举报以及各区县和街道的主管食品安全的工作人员的产品抽检发现问题。近两年来,质监局未收到过’地沟油”的相关投诉。“
面对各部门使出的“太极推手”,人民网评论道,在”地沟油“问题面前,相关部门相互推诿,这个说自己“无权”,那个说自己“无据”,还有的说自己“无奈”。相对于地沟油产业的日益规模化、集中化,监管力量的无序、 分散更为凸显。正是监管的不力,给地沟油加工窝点的生存和壮大提供了空间。
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薄弱
6月29日,据《人民日报》报道,人大常委会公布的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工作结果就显示,一些地方和部门监管缺失,对违法行为打击不力,使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得不到有效遏制。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路甬祥表示,目前,食品安全源头监管薄弱,是一个相当突出的问题。近年来的食品安全案件,大多发生在食品生产源头和初加工环节。
同时,工作结果报告中还提到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体制调整尚未完全到位,某些职责分工不明确,造成一些环节监管缺失。在实际监管工作中监管交叉和监管空白同时存在,一些地方在发生问题后甚至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
法规和标准不健全,影响了法律实施效果。从国家层面看,一些监管工作方面需要的法规、规章和制度还存在空白。从地方层面看,应由地方制定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办法,目前仅有个别省(区、市)出台。
而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可以折射出”地沟油“屡禁不止背后的原因。如此看来,想要根除”地沟油“,我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王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