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
——奢侈品?消费品?投资品?
与全城热恋钻石商场位于同一大厦的另外一家品牌珠宝店的销售人员告诉记者,经常会有顾客拿着从全城热恋带过来的钻石报价单来店里看钻石,也有一些顾客会质疑为何价格要比报价单显示的“成本价”高出那么多。
“钻石是一种奢侈品,不能只考虑其物质成本,就像您花几万块买了一个LV的包包,您会在意它的皮子和拉锁究竟值多少钱吗?”销售员告诉记者。
根据消费者的认可度,在国内钻石市场上,主流的钻石品牌主要可以分为三个层次:首先是国际一线珠宝品牌,如卡地亚(Cartier)、蒂芬尼(Tiffany & CO)等;其次则是知名华人珠宝品牌,大多来自于香港,如周大福、周生生等;第三层次则是一些国内的知名品牌,如戴梦得、瑞恩等。
“珠宝是不能单纯从材料成本去衡量它的价值的,品牌、设计、整体美感都是非常关键的要素。”香港某著名珠宝品牌的负责人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他并不愿意具名点评一些平价珠宝卖场,“珠宝需求是多样的,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偏好侧重。”
“我们无需去讨论某个品牌因为其品牌魅力而溢价百分之几十是否合理,只要消费者认可就是合理的,但是消费者有权知道我究竟为这个品牌花掉了多少钱。这也是我们公布报价单的目的之一。”万子红说。
从根本来说,传统钻石销售模式的形成是有一定历史原因的,因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钻石与中国普通消费者的距离还是非常遥远的,所以销售商只能用高加价率来维持正常运行,所以“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也就成了惯例。
但是,今天的情况早已今非昔比。2010年,中国内地钻石市场的消费增长率超过20%,首次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钻石消费国家。根据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的预计,2011年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钻石市场。
今天,购买钻石早已不是“一生一次”的奢望,而只是一种正常的消费活动而已,这就给量贩的“量”提供了保证。特别是随着CPI的高企,有不少人开始将购买钻石作为一种“投资”,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
“现在购买裸钻的消费者比例越来越高,而且不少都是投资目的,特别是1克拉以上具有保值升值潜力的钻石更是越来越受欢迎。”万子红说,“去年全年,钻石价格上涨了30%左右,但是今年前四个月,就已经调价两次,涨幅近20%。即使最近金价、银价都在回落,钻石都依然坚挺。”
“不过,所谓的品牌溢价是没有办法升值的,如果你以成本价三倍的价格购买钻石,那恐怕要等很多年才会升值。”他说。
钻石分级
目前全世界最为主流的钻石评价标准是由美国宝石学院创立的“4C标准”,即主要由四个维度来衡量一颗钻石的品质:重量(CARAT)、净度(CLARITY)、色泽(COLOUR)和切工(CUT)。
钻石净度共有11个级别;钻石的颜色共有11个级别;钻石的切工从高到低分为Excellent(特优)、Very good(优)、Good(ac良好)、Fair(尚可)和Poor(差)五个等级。
每一颗经过GIA认证的钻石都会配有一张证书,并从四个维度注明钻石的大小和等级。
我国也有自己的“钻石分级国家标准”,即1997年颁布的珠宝玉石国家标准。评判的标准同样是重量、净度、色泽和切工四个维度,只不过具体分级方式个别略有不同,根据这一标准,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出具的证书俗称NGTC“国检”证书。
一颗钻石的最终价格则是四个维度的综合结果,所以同样是一克拉的钻石,可能有一百多个价格。只看“克拉数”是很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