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方唱罢我登场,各领风骚三五年”,保健产品的短命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一个怪异现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保健品如此短命呢?从虚假宣传、非法添加药物、低成本投入到巨额的广告费用支出,种种迥异于别的行业的营销策略,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保健品市场畸形的原因。为了更为详尽地了解保健品市场,记者采访了45名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近九成的消费者对保健品的虚假宣传表示反感。如今,无论是消费者,还是生产厂家,都期待着一个诚信的市场氛围。
敢问保健品身价几何
保健品是一个暴利行业,这一点是行业内外人士都心知肚明的事实。然而保健品到底身价几何?保健品的价格中又含有多少水分?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在消费者对保健品各种各样的抱怨声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针对保健品的价格。几乎所有受访者都对保健品的价格提出了质疑。
在消费者的心中,保健品是一种“廉价”的昂贵品。说其廉价,是因为成本低廉;说其昂贵,是因为售价太高。那么,保健品中间的利润到底有多大呢?一位在保健行业内从业10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国产的保健食品,从厂家批发价到零售价,几乎是翻了10倍;而国外的保健品,如果是走私货,则利润不止10倍,甚至达数百倍。这是一个高利润的产业。
然而这种暴利的背后,是廉价的产品打起了昂贵的广告战。它的另一个负面效应就是保健品的短命。从来没有任何一个产业,像保健品行业一样新老更替如此频繁。保健品的价格一向是众人争议的话题,那么它的价格定位是否合适呢?
记者在北京翠微商场的保健品柜台前,粗略地计算了一下,在该柜台所销售的10种保健品中,价格100元以上的占60%。记者随手拿了一小盒“蚁力神”,这是一种抗疲劳的保健品,价格为158元。按照说明书上的服用量来计算,只是四五天的用量。一盒“太太口服液”的标价一般在100元左右。按照说明书的服用量来计算的话,每月需要支出300元左右。如此看来,保健品的价格是相当一部分消费者难以承受的。
与保健品价格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保健品的成本。据业内人士透露,保健食品的科研投入应当占其利润的3%~5%,但大多数保健食品企业在科研中投入不及1%。而且保健品的门槛很低,一种保健品从研制开发到进入市场只需要20万元左右。事实上,在扣除了庞大的广告费用后,保健品到底值多少钱,恐怕只有厂家心里才清楚。
消费者又是如何看待保健品的价格呢?在北京翠微商场,一位姓刘的女士正在购买保健品,记者便上前同她聊了起来。刘女士告诉记者,保健品价格虚高是不正常的现象,一般保健品都是由中草药简单加工而成,成本并不高。庞大的广告费用是保健品身价倍涨的主要原因。
保健品价位虚高,一方面引起众多消费者的质疑;另一方面它也将相当一部分消费者排斥在它的消费群体之外。如此下去,保健品将如何走向大众呢?这是每个保健品企业都应该深思的问题。
虚假广告知多少
很多人认为保健品就是用广告炮轰出来的“怪胎”。明明是抗疲劳的保健品,它却能给你吹嘘成具有“伟哥”功能;明明只是一种茶叶,它能吹嘘成能够祛斑美容。然而随着保健品广告越来越夸张,虚假宣传成为了目前保健品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有人用这样一句话形容保健品广告现状:“乱花渐欲迷人眼,虚假宣传知多少。”
依靠铺天盖地的广告进行狂轰滥炸,几乎是每个保健品生产厂家打开市场的营销策略。保健品企业如此热衷广告宣传,无非是抓住了消费者渴望健康的心理。然而,这种靠广告炒作起来的火爆效应背后,隐藏的又是什么呢?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保健品行业的广告费用占了销售额的33%左右。有的保健品甚至刚上市,就不计成本在广告上投入巨额资金。这种恶性循环使得保健品产业在一开始,就陷入了轻科研、重广告的怪圈中。同时也导致了保健品的畅销不是因为自身功效,而是因为大量投入广告。
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监测的最新数据显示,报纸电视台保健品广告违法发布率达90%以上。为了有效治理虚假广告宣传,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联合国家工商部门开展了“打虚假、树诚信”广告专项整治行动,仅2005年上半年就查处保健食品虚假广告3364件。
在一轮一轮的保健品广告宣传中,隐藏着种种虚假、欺骗和误导消费者等不正当竞争行为。一些经验丰富的经销商,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不惜夸大产品功能,铤而走险地做虚假宣传,品牌的持续性发展原则早已被抛之脑后。
一位职业打假人士向记者披露了保健品广告宣传常用的手段:一是虚假承诺。广告上号称免费试用、无效退款,实际上根本不会兑现;二是夸大其辞。宣扬包治百病,或者违法宣传其产品具有疗效作用;三是篡改产品说明书。夸大功效,打法律擦边球。
记者在调查时发现,一些保健品厂家,常利用医疗机构、医生、专家等“权威结论”和“患者的现身说法”作宣传,以获取消费者的信任。有45%的受访者对这类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表示信任。其实,所谓的“权威结论”和“现身说法”并不一定可信,就算有的患者的“现身说法”是真实的,也可能是个别现象。
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在保健品宣传上,完全不符合法律法规内容的占73%,其中对产品功能进行虚假宣传的占42%;未经卫生部批准,擅自宣称产品具有保健功能的占31%。虚假宣传是使保健品行业荣誉扫地的主要原因。据了解,有七成以上的保健品投诉缘于虚假宣传。
“为什么一个保健品往往在市场上卖的风风火火后才发现有问题?为什么这么多虚假广告能在市场上如此猖獗的存在”,一声声来自消费者的质疑让保健品市场“肾虚”起来。消费者呼吁“诚信”,生产商呼吁“诚信”,保健品市场期待着“诚信”的洗礼。
真真假假保健品
一间废弃的厂房,破损的窗户,锈迹斑斑的大锅,几名工人,还有一些中药残渣,就成了一个知名品牌保健品的生产基地。我们常在电视画面上看到这样的场景。这样的保健品厂家,这样的产品,这样的制作流程,看到这些,正在服用保健品的消费者能不愤怒吗?
记者在采访中,有55%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曾经购买过假冒伪劣保健品,7%的女性受访者表示自己曾被假冒伪劣保健品伤害过。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严重伤害了整个保健品行业。
还有一些保健品经营者利用消费者对医学和科技知识不甚了解,大肆鼓吹所谓的“最新科研成果”、“高科技”产品。如一种增高贴片,宣称可以让使用者在一个月内增高 7厘米,并标榜为“美国高科技产品”,许多消费者购买使用后却没有半点效果。据调查,所谓的增高贴片,既无报关单、商检单,又无卫生部门批文,实为假冒伪劣产品。
此外,目前市场上突然涌起的很多男性“伟哥”类产品,在广告中吹嘘能提高男性“动力”。不管这些林林总总的“中国伟哥”能否和“洋伟哥”媲美,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到目前为止,我国没有批准过任何具有增强性功能的保健品。在我国已经审批的保健品中,保健功能有 24项,其中根本就没有增强或改善性功能这一条。由此可见,这些保健品多数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男性保健品都是从小作坊里生产出来的。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即使很多人买到假冒伪劣产品,也不好意思到相关部门去投诉。
据了解,2005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制售假冒伪劣保健食品案件近5万起。
其实,造成保健品假冒伪劣情况严重的原因很简单,由于它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又没有太高的技术含量,加上利润丰厚,这为造假者提供了便利条件。而消费者对保健品知识的缺乏,也是造成假冒伪劣产品猖獗的原因。
成分不明 隐瞒真相
由于保健品是个暴利产业,因此一些不法生产企业见利忘义,擅自在保健食品中添加国家违禁成分。还有一些保健品对于产品中一些敏感的化学成分,更是只字不提,蒙蔽消费者。这种情况在减肥类食品和宣扬性功能保健品中比较严重,对消费者身体健康构成极大威胁。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45名受访者中,有75%的受访者表示没有注意过正在服用的保健品成分,80%的消费者表示自己对保健品涉及的成分状况不清楚。而面对市场上琳琅满目的保健品品牌,消费者表示有八成以上的产品没听说过。
据业内人士透露,高知名度产品“脑白金”,在对其主要成分“褪黑素”的宣传上总是遮遮掩掩。原因是有人曾经评价“褪黑素”是一种会对身体构成威胁的外源性补充激素。
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每种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上都要注明主要成分、功效成分、营养素含量、保健功能、适宜人群、食用量以及保质期等12项内容,但不少保健品说明书上常常语焉不详。
此外,还存在其他一些问题,比如外包装上信息不真实,如生产日期和有效日期虚假;包装盒内含量不够;对于一些成分可能会导致消费者不良反应的,采用回避手法;没有售后服务或者不兑现诺言等等。
目前,有很多著名保健品品牌因为营销策略中涉及非诚信行为而倒闭,不少保健品企业因为非法添加药物而败北。
“诚信,是市场的基石”,这句被多数行业所奉行的原则,却屡屡在保健品行业中受到挑战,这是为什么?所有人心中都有着这样的疑问。保健品市场期待在“诚信”的氛围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