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到医院主动要求用好药,如果医生照办,既可为病人治疗疾病还可为医院创收。然而,这样的要求,沈薇不会一一满足。有的病人来了,她少开用药,病照样好了。前日,一位老太太胃疼得吃不下饭,请求做胃镜检查。
沈薇给出的处方是:暂停带孙子1个月。
(沈薇,硕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心理压力没了病自然好了
“给我做个胃镜吧。”前日,重庆附二院门诊,消化内科主任沈薇接待了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老人告诉沈主任,自己快一月吃不下饭了,胃疼得厉害,担心胃上有毛病,希望能做个全面检查。
沈主任并未立即满足老人的请求,而且与老人聊起天来。原来,老人的老家在农村,儿子在主城上班安家。上月,儿媳生了孙子,老人就进城伺候母子俩。折腾了1个月,孙子长得白白胖胖,老太太却因为胃疼吃不下饭了。
“暂时一个月不带孙子。”沈主任没有开药,也没打针,让老人很诧异。沈主任问她,是不是最近睡眠不好,很担心带不好孙子和月子里的儿媳。老人点头称是,并告诉沈主任,儿媳是城里人,很担心自己笨手笨脚伺候不好儿媳。加上近来天气时冷时热,又怕孙子得病。
“这是心理压力引起的疾病。”沈主任说,不只是老人带孙子的压力引起消化疾病,每年高考前也有很多学生出现肚子疼吃不下饭,到门诊却啥事没有。沈主任说,这都是巨大的心理压力引起的反应,压力没了病状自然就好了。她告诉重庆晚报记者,这样的病人不需要检查用药花冤枉钱,稍加调整自然就能好。
替病人节约不该花的钱
沈主任不但不用药治病,并且还停了病人的药,医好了病。
4月初,一位中年妇女找到沈主任,称自己肚子胀痛,要求给做胃镜。沈主任没有立即开单子让妇女接受检查,也是慢慢与对方聊起了病史。
中年妇女回忆说,当时沈主任问她是否在其他医院检查过,当时她还担心沈主任有想法会怠慢自己。她小心翼翼拿出一大摞胃镜、B超、CT等检查单后,沈主任仔细地看了好半天,最后让她停药。一星期后,她的肚子不在胀痛了。
“做一次胃镜几百元,能不做就不做。”沈主任说,这名妇女每两三个月就检查一次,继续做胃镜还是一样的结果,通过前面的检查分析发现,她是吃药过头了。沈主任告诉重庆晚报记者,病人用药要用适当,有的病人服药后没有效果,可能是方法不对,也可能是药量不够等,但不能盲目地重复检查。医生帮患者分析病史很关键,不该花的钱要替病人节约。
原来她有一颗感恩的心
重庆晚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病人反映,有些医生不闻不问就让患者进行多种检查,为啥沈主任不这样做?
“我这是因为自己那段知青经历。”沈主任说。1975年,她到四川省达州农村当知青,当时农村医生少,农民看病难。她有次发高烧,村里人抬着她跑了四五小时的山路才送到医院救治。
沈主任的爷爷、父亲世代从医,乡亲们救了沈薇,父亲从重庆主城专门去达州为乡亲们看病,顺便看望女儿。至今,沈主任还记得,乡亲们把她住的房子围得水泄不通,父亲一直忙到深夜。父亲第二次去达州,人还没到乡亲们就像赶场一样朝她的住处集中。
1977年,沈薇参加高考,主动报了重庆医科大学。1994年,她获得中英友好学会奖金赴英国伦敦大学研修学习。沈主任说,她本可以留在国外,但想起父亲到达州为农民看病的场景,她选择了回国。
“没有哪个病人愿意放着钱等着生病用。”沈主任说,为病人节约不该花的钱,尽全力为他们医好病,这就是好医生。(记者 彭瑜 摄影报道)